“報告非常精練實在,總結去年成績求真務實,部署今年工作指向精準。”
“這是一個指導性、針對性和操作性都很強的報告,對凝聚人心、鼓舞士氣,促進我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具有深遠意義。”
連日來,參加市十七屆人大四次會議的代表對《政府工作報告》給予了高度肯定。審議現場氣氛熱烈,代表們建睿智之言、獻務實之策、聚發展之力,為我市加快建設“七個強市”,奮力打造安徽的“杭嘉湖”、長三角的“白菜心”,譜寫中國式現代化馬鞍山新篇章蓄力引航。
含山代表團
綠色建筑助推低碳轉型 持之以恒培育創新人才
含山代表團審議《政府工作報告》時一致認為,報告總結成績客觀實在,部署工作目標明確、切實可行,符合群眾期盼。
作為一名為建筑行業服務的基層代表,黃瓊對報告中提及的“扎實推進綠色低碳轉型”印象深刻。他說,去年馬鞍山建筑業產值同比增長6.2%,含山縣建筑業產值83億元,企業增至92家,成績喜人。新的一年,黃瓊代表建議,持續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新增更多綠色建筑。同時,加大科技投入,提升綠色建筑等級,把綠色低碳理念貫穿整個建筑的設計、施工、運營等全生命周期。此外,做大做強工程咨詢、監理造價等業態,全方位繁榮發展綠色建筑產業鏈。面對報告中提出的“裝配式建筑占新開工建筑的35%”的綠色發展目標,黃瓊代表躊躇滿志,表示將全力以赴提升建筑效能,推動綠色轉型,助力低碳發展。
▲含山經開區航拍
來自教育一線的王茂華代表一直關注創新型城市建設。他認為,建設更高水平創新型城市,塑造發展新動能,離不開創新型人才的培育。王茂華建議,創新型人才培育要做到“向前一步看”和“向后一步走”,即嘗試在初、高中階段開設創新型課程,激發青少年的創新活力,培育創新思維,系統科學地保護提升其創新能力;人才引進后,繼續加強多渠道多元化培育,為其創新注入源源不斷的新動力。
和縣代表團
持續增進民生福祉 大力推進鄉村文化建設
“報告總結成績實事求是,展望未來目標明確、思路清晰,為做好2024年的工作指明了方向。”和縣代表團代表對《政府工作報告》給予了高度評價。審議現場,代表們積極發言、氣氛熱烈。
作為一名來自新聞戰線的代表,劉琴十分關注民生問題。她說,報告中提到,2023年“民聲呼應”解決了群眾急難愁盼問題464個,2024年,還要持續加大民生投入,集中精力辦成一批群眾可感可及的實事好事,這讓她倍感欣慰和振奮。她建議,近幾年極端天氣頻發,為了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馬鞍山可以制定市級《氣象災害防御條例》,在自然災害來臨時,做到有法有規可依,協同作戰,共同努力把災害天氣的影響降到最低,切實保護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
▲ 雞籠山
“文化是靈魂,在堅定不移推進鄉村振興的道路上,文化建設應腳踏實地‘練真功’。”來自鄉鎮的喬忠水代表說,文化建設不僅有利于傳承鄉村優秀的傳統文化,更能激發鄉村發展的內生動力。他建議,要保護好鄉村歷史遺跡,善于挖掘鄉村故事,興建文化設施,開展更多百姓喜聞樂見的文化活動,如文藝演出、書法比賽、農民運動會等,提高農民的精神生活質量,塑造鄉村良好的社會風貌,讓鄉村真正煥發勃勃生機。
當涂代表團
優化公共醫療服務 推動文化傳承發展
連日來,當涂代表團審議了《政府工作報告》。代表們踴躍發言,現場氣氛十分熱烈。大家一致認為,報告總結成績實事求是、亮點紛呈,部署今后工作目標明確、系統全面。
“既提振了信心,又指明了方向。”來自基層衛健系統的汪郁芳代表說,報告提到要切實優化公共服務,加快健康馬鞍山建設,這對縣域衛生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提出了新要求。她認為,要繼續深化與安醫大、皖南醫學院等的合作,大力引進滬蘇浙優質醫療資源,全面提升縣域內醫療衛生服務水平和能力。汪郁芳表示,她將立足自身崗位,切實抓好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縣人民醫院緊密型縣域醫共體省級示范建設、縣人民醫院與弋磯山醫院合作共建省級區域專科醫療中心、全國基層中醫藥示范縣創建等重點工作,為全力打造“健康馬鞍山”“健康當涂”貢獻力量。
▲ 李白文化園
“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要堅定不移推動傳承發展,奮力增強城市文化軟實力。”來自文化領域的谷常新代表建議,加快推進全域旅游發展,推動景區與周邊景點聯動發展,圍繞各地文化主題,打造精品項目,爭創國家文化和旅游消費示范城市。“目前,我市已經成功舉辦了35屆李白詩歌節,在全國乃至世界范圍內有一定影響力。”作為大青山腳下的李白墓園守護人,谷常新表示,他會繼續堅定不移推進李白文化與當涂旅游產業融合發展,講好李白故事,讓李白文化在當涂的美麗山水中不斷賡續綿延。
花山代表團
立足特色優勢 謀求區域發展
“報告成績總結客觀全面,安排部署工作科學具體。”花山代表團代表們審議《政府工作報告》時一致表示,要充分發揮自身優勢,揚己所長、補己所短,在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篤定前行。
“經濟要發展,交通先行是關鍵。寧蕪鐵路擴能改造先期工程開工,寧和高速、滬武高速博望互通等加快推進……過去一年,馬鞍山著力完善綜合交通體系,取得了可喜的成績。”來自交通運輸行業的黃海瓊代表十分關注馬鞍山的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在她看來,作為城市發源地和核心主城區,花山區有著得天獨厚的物流資源和商貿優勢。她建議建設大物流集團,充分發揮交通區位優勢,整合現有鐵路資源,進一步緩解周邊公路交通壓力,加快推進“公轉鐵”“公轉水”,不斷提高綜合運輸效能。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過去一年,我市高度重視教育工作,加大教育投入和政策支持力度,促進各學段教育均衡發展。”作為一名來自基層的教育工作者,汪尊明代表十分關注我市教育的發展。他建議,成立工作專班,讓教育、發改、規劃、財政以及社區聯動配合,對學校布局規劃開展前期調研、進行科學研判,統籌配置教育資源,推進教育均衡優質發展。同時,強化教師編制保障,加大人才引進力度,讓更多優秀的人才進入教師隊伍,以滿足學校教育教學的需求。
雨山代表團
積極建言獻策 促藍圖變實景
雨山代表團的代表們圍繞產業發展、民生保障、環境保護等方面各抒己見、暢所欲言。代表們表示,將緊緊圍繞報告提出的各項目標任務,凝心聚力、擔當作為,履行好代表職責,積極建言獻策,將報告中描繪的美好藍圖變成壯麗實景,為全市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做出新貢獻。
2023年,民生福祉不斷提升,廣大市民的獲得感更加充實。“老舊小區改造,口袋公園建設,老年助餐服務……報告關注民生,通篇都流露出濃濃的為民情懷。”仝婷代表激動地說,報告提出“堅定不移保障改善民生,奮力提升群眾幸福指數”,謀劃好了2024年的民生實事項目,標準更高,民生保障更全面,體現了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和自我加壓的工作態度!仝婷表示,將積極履行代表的責任,深入聯系群眾,認真了解民情民意,多獻務實之策,多建發展之言。
“作風是保障!目標再高遠,思路再清晰,還要有好的作風去落實、去執行!”讓程曉玲代表“十分滿意”的是,報告在提出明確工作目標和務實工作舉措的同時,也把加強政府自身建設、提升能力水平擺在了重要位置,體現了求真務實的擔當精神。藍圖已繪就,整裝只待發。程曉玲表示,作為一名市人大代表,將把精力和干勁凝聚到報告提出的目標任務的落實上來,在扎實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積極傾聽民聲、反映民意、推動民生問題解決,努力提出更多高質量的議案建議,為馬鞍山的高質量發展添磚加瓦。
博望代表團
筑牢健康基礎 建設和美鄉村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堅定不移推進鄉村振興,奮力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農村地區公共服務如何優化?和美鄉村建設如何推進?博望代表團代表們積極建言獻策。
“提升群眾幸福指數,要切實優化公共服務,抓好民生實事。”來自基層的王玲玲代表說,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是公共服務的一種,自2009年實施以來,雖取得了顯著成效,但實施過程中仍存在不均衡、不充分問題。她建議加強經費管理使用、全面提升服務質量、完善績效考核機制、提升基層服務能力、建立評估調整機制,切實提高基層公共衛生服務水平,筑牢群眾健康基礎。
“建設和美鄉村,要注重農村文化的傳承和保護,用文化扮靚鄉村。”來自教育一線的夏詠梅代表認為,和美鄉村要講求“和而不同”,多樣化、差異化是鄉村美的重要特征,無論是產業的發展,還是村落與民居的形成,差異化、個性化都是其生命力的重要體現。“馬鞍山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建設和美鄉村,要充分挖掘鄉村文化資源,促進農業、旅游等產業融合發展。”夏詠梅代表建議,充分挖掘鄉土文化的內涵和價值,提升品質和水平;結合市場需求和消費趨勢,創造性地將鄉土文化轉化為文創產品和服務,用文化賦能鄉村振興。
駐馬部隊代表團
軍地攜手促發展 共譜雙擁新篇章
“報告精準總結了過去一年的成果,客觀分析當前形勢,科學安排今年目標任務,為我們做好下一步工作、抓好落實指明了方向。”駐馬部隊代表團認真審議《政府工作報告》并給予高度評價。
“報告中提到,2024年將繼續深化全民國防教育,加強國防動員和后備力量建設,確保實現全國雙擁模范城‘五連冠’,讓我們深感振奮。”代表們紛紛表示,今后將立足本職工作,將馬鞍山當作第二故鄉,在完成好軍事任務的同時,積極支援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同時,也希望地方政府能一如既往支持國防和軍隊建設,讓軍政軍民團結堅如磐石。
記者 王永霞 劉小慶 黃瑩
黃筱敏 任德玲 余萍 宣昀昊
圖片 陶志堯 儲燦林 胡乾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