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扛著責任與使命,心懷著希望與憧憬,1月14日,出席市政協十一屆三次會議的委員們,圍繞“一府兩院”工作報告和計劃、預算報告進行分組討論。
談感受、提建議、獻良策、謀發展,委員們激情滿懷、踴躍發言。大家一致認為,報告總結過往客觀實在,謀劃未來具體清晰,字里行間充滿著推動發展的信心、改革創新的決心和關注民生的情懷,令人鼓舞、催人奮進。大家紛紛表示,新的一年,將聚焦服務大局,踐行為民宗旨,牢記囑托、感恩奮進,為馬鞍山高質量發展奉獻智慧和力量。
報告鼓舞人心 成績催人奮進
直觀的數字、客觀的成績、務實的目標、具體的措施,印在紙上、躍然心中。委員們紛紛表示,從報告中五個“持續”、六個“更”中感受工作的“實”、讀懂城市的“變”,“答卷”令人振奮;從十個“堅定不移”中看清未來的“路”,“藍圖”催人奮進。
“我們關心的問題,都能在報告里面找到答案,真正說到大家的心坎上。”程悅委員表示,《政府工作報告》緊扣經濟社會發展重點問題,回應群眾所思所盼,立意高遠、內涵豐富,是一份有質量、有力量、有分量的好報告。
“仔細研讀《政府工作報告》,我的切身感受是:無論是橫向比較其他城市,還是縱向分析各項指標,成績都可圈可點、殊為不易?!秉S正華委員認為,報告用事實說話、用數據交卷,精準概述了我市過去一年各領域取得的新成就、發生的新變革,站位高、成色足、暖意濃。畢翔委員表示,2023年難中求成,我市經濟快速發展,城鄉面貌變化巨大,民生事業強勢推進,綜合實力大幅提升,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喜人的成就,讓人為之振奮。
民生支出270億,占財政支出的84%;新建改造口袋公園38個,改造城鎮老舊小區89個......“總結2023年,報告中每一個具體的舉措、翔實的數據,都見證了民生保障投入之大、老百姓受益之豐?!瘪T燕委員表示,謀劃2024年,從衣食住行到養老托幼,從綠水青山再到藍天白云,報告中的為民情懷同樣令人動容。
“成績單”令人自豪,“動員令”催人奮進。
“《政府工作報告》從10個方面對2024年工作進行了部署,發展藍圖清晰,目標任務具體,具有很強的全局性、前瞻性和指導性,為大家明確了前進方向、提振了發展信心?!碧杖弧⒐瘑T表示,將認真做好本職工作,積極建言獻策,以實際行動為全市高質量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政府工作報告》提到,要多舉措激發企業創新活力,這對于我們科技企業來說,是機遇、亦是挑戰?!壁w翠翠委員表示,她非常贊同報告中提出的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完善與高校院所對接合作機制等舉措,尤其是深入實施“雙倍增”及科技領軍企業培育建設行動,給企業提供了很好的思路。
聚焦發展大計 積極建言獻策
“產業升級”“營商環境”“城市更新”“改善民生”……這既是報告中的高頻詞,也是委員們建言資政的“關鍵詞”。討論中,委員們圍繞中心大局,建睿智之言、獻創新之計,字字句句都充滿了對未來發展的真知灼見和美好期許。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堅定不移加快轉型升級,奮力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叭孀鰞炞鰪娮龃笾鲗Мa業,是加快產業轉型升級的‘牛鼻子’?!敝x世紅委員建議,依托重大創新平臺,培育一批深耕鋼鐵材料細分領域,專攻特種合金材料及加工技術等方向的“小巨人”企業,進一步增強我市先進結構材料企業核心競爭力和產業影響力。徐其言委員希望,能夠引入更多在數據分析、人工智能等領域具有競爭力的優秀企業和人才,通過產業協同、強強聯合,為我市持續推進制造業倍增提供有力支撐。
▲馬鞍山大學科技園 資料圖
中小微企業是民營經濟的主力軍,是經濟的毛細血管。陳寧、李靈君委員建議,要學習借鑒“杭嘉湖”等長三角城市的先進做法和經驗,堅持對標對表,不斷完善政策措施,加大落實對中小微企業在減稅降費、普惠金融、人才技術等優惠扶持政策,為企業提供協調解決問題的訴求渠道,扎實推進中小微企業持續健康發展。
“要加快智慧城市建設步伐,讓城市管理更加智慧化精細化,百姓生活更加便捷?!辈痰镁瘴瘑T建議,要從打造“城市智慧大腦”、打造應用場景、打通數據壁壘等方面提質加速,因地制宜部署契合區域發展的智慧停車、醫療、市政等應用,加快專業人才建設,搭建場景供需平臺,高效整合各部門數據資源,實現數據互通共享。
▲青少年在圖書館內讀書自習 資料圖
文化軟實力,是城市持續發展不可或缺的內功。徐琢珺委員建議,應統籌做好市縣區多級城市社區書屋建設的“頂層設計”,合理布局書屋位置、面積、數量,大力發展公共閱讀事業及產業,持續推進“15分鐘閱讀圈”建設,推動全民閱讀“常年”“常態”“常新”,為我市建設“文化強市”“人才強市”增勁賦能。
面對人口變化,教育資源該如何優化配置?劉培鳳委員認為,應優化調整義務教育學校規劃布局,科學論證謹慎規劃新建學校,在現有資源存量上挖掘潛力,開展學位動態檢測科學預警,建立健全學位供需協調機制;要均衡配置優質教育資源,統籌城鄉教育資源,以集團化辦學等方式,促進城鄉教育一體化,縮小城鄉教育差距。
守護公平正義 彰顯為民情懷
“法乃公器,民為邦本。”公平正義是城市文明進步的動力源泉,也是城市健康發展的必要保障。在討論“兩院”工作報告時,委員們一致認為,過去一年,市“兩院”忠誠履行憲法和法律賦予的責任,堅持服務大局、司法為民、公正司法,深入推進法律監督,維護發展穩定大局,促進社會公平正義,保障人民安居樂業,為我市高質量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法治環境和有力的司法保障。
夏瓊委員表示,“兩院”工作報告內容精簡務實、數據翔實、案例生動,圓滿交出了市“兩院”一年來聚焦主責主業、維護公平正義、護航全市大局、回應百姓關切的 “答卷”。她希望,市“兩院”能進一步加大法治宣傳,著力提升人民群眾司法獲得感,讓公民切實感受到“兩院”就在身邊。
“過去的一年,市‘兩院’依法治市有效、保駕護航有功、打擊犯罪有力,為促進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提供了強大的法律保障?!庇嗬^紅委員希望,政府、學校、家庭加強聯動,通過豐富載體、創新方式等,大力加強家長及青少年法治宣傳教育,提升青少年法治素養,做實做細青少年保護工作,促進青少年健康成長。
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任功平委員建議,市“兩院”要更加關注營商環境,用法治力量為中小微企業保駕護航;更加關注司法效果,積極回應群眾關切,維護公平正義,切實讓老百姓感受公平正義就在身邊;更加關注隊伍建設,著力打造一支“忠專實、勤正廉”的司法“鐵軍”。
打鐵還需自身硬?!耙荒陙?,‘兩院’在落實司法職能、服務高質量發展、維護安全穩定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司法干警真正做到了用‘辛苦指數’換來了群眾的‘幸福指數’?!币V委員建議,要加快推動“智慧法院”“智慧檢務”建設,堅持數字和科技賦能,不斷提升司法服務質效,增強群眾的獲得感。汪義平委員呼吁,加強部門聯動,運用數字化技術,為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筑牢“防護墻”。
記者 鄧婷婷 鄔剛 張令琪 季晨辰 吳衡 高瑩
攝影 儲燦林 邵紀明 胡乾亮 陶志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