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召開的市委十屆五次全會暨市委經濟工作會議,總結2023年成績實事求是、鼓舞人心,部署2024年工作高遠務實、催人奮進。新的一年,如何錨定目標,走在高質量發展第一方陣,全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馬鞍山新篇章?我市各縣區有關同志紛紛談想法、亮舉措、話落實。
“高質量發展”是會議的關鍵詞,也是統籌相關領域的綱目。“我們要集中精力謀發展,加快經濟發展步伐,努力實現高質量發展。”含山縣經信局局長左宗宏表示,將認真貫徹落實會議精神,抓數字賦能產業,推廣機器換人,以智能化改造推進數字化轉型,全面推動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抓企業梯度培育,著力培育規上企業、專精特新企業、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單項冠軍”企業;抓技術改造投資,充實技改項目儲備庫,大力推動規上制造業技術改造全覆蓋。“我們還將繼續做好服務,擦亮‘融為益企’暢聊會、‘含您益企聊’服務品牌,實施‘解難題、降成本、擴銷售、提效益’‘一企一策’幫扶企業機制,持續推進縣內企業參與數字化轉型,引導更多企業加入‘羚羊’工業互聯網平臺,提升鑄造產業整體水平。”
項目是經濟發展的“壓艙石”和“強引擎”。“會議提出‘大力推進新型工業化’‘全力招引大項目、大企業’‘加快項目落地’等,為我們下一步工作指明了方向。”和縣經開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副主任胡家程說,和縣經開區將按照會議部署,緊緊圍繞“培育百億企業,打造千億園區”的目標,圍繞新能源、新材料、新信息技術,綠色建材、高端裝備制造等主導產業,繼續招大引強、強鏈補鏈,培育供應鏈生態圈;以項目建設為抓手,進一步統籌調度資源整合力量,搶抓項目攻堅“實物量”;深挖存量空間,持續推動園區低效用地清理;以改革創新為支撐,進一步拓寬融資渠道,降低融資成本,增強“造血”功能,構建“小管委會+大公司”的運營模式,進一步壯大產業集群,加速提檔升級,奮力開創和縣經開區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城鄉融合發展,是2024年我市要統籌推進的六項任務之一。“我們要結合石橋鎮實際,錨定目標,想干、真干、早干、快干。”當涂縣石橋鎮黨委書記戴踐說,石橋鎮將在守牢耕地保護紅線和糧食安全底線上下功夫,抓好非農化、非糧化問題整治,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在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上下功夫,謀劃和實施一批優質集體經濟項目;在打造和美鄉村新樣板上下功夫,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深化人居環境整治月度打擂比武機制,扎實開展基礎設施完善提升,不斷提高人居環境質量;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下功夫,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扎實抓好“暖民心”工程,慎終如始做好精細化管理的“后半篇文章”,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抓產業、強集群,壯大‘1+3+N’戰新產業融合集群”,是會議對高質量發展的具體要求之一。“我們將堅定高質量發展的信心決心,把握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戰略機遇,樹立項目思維,以項目為抓手,把發展任務轉化為一個個項目,大抓項目、抓大項目,才能撐起經濟發展的‘四梁八柱’,讓各項利好政策在花山落地生根;樹立產業思維,堅持循‘鏈’發力,培育壯大新興產業、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制訂具有花山特色的產業鏈圖譜,激發釋放產業集群效應;樹立服務思維,轉變作風,壓實責任,持續抓效率抓效能抓效果,最大限度調動干部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解決好‘最后一公里’問題,確保項目建設順利進行,按時投產達效,為建設‘七個強市’和現代化‘三區一城’注入動能。”花山區發改委副主任梁慧表示。
會議指出“全力招引大項目、大企業,深化‘七未’項目攻堅、加快項目落地”,這也是眼下博望區的重點工作。博望區發改委主任張琴琴表示,2024年是博望區奮進新征程、走出新時代高質量發展新路的重要一年。作為全區綜合經濟工作部門,發改部門將一如既往堅持“項目為王”,著力抓項目、擴投資。系統謀劃儲備實施一批重大項目,爭取更多項目納入國家“盤子”;深化“七未”項目攻堅,加強項目流程化、規范化、精細化管理。還將統籌抓好規劃、計劃落實,加強經濟形勢分析和監測,及時提出有力有效的工作建議,通過年度計劃和年度重點工作推動“十四五”規劃目標落實,為全市高質量發展貢獻“博望力量”。
會議的召開,也讓在馬投資創業的企業家充滿了信心。雨山經開區小視·人工智能谷產業園工程總監劉小亮說,在馬投資建設人工智能谷產業園,是企業拓展安徽市場的重要舉措,也是打造小視科技上市后的產業閉環配套基地。小視·人工智能谷產業園項目由小視科技(江蘇)股份有限公司投資建設,該公司是江蘇省人工智能代表性企業,以原創AI算法、大數據分析、物聯網平臺為核心能力,應用在城市、社區、園區、互聯網等細分場景。為盡早實現項目投產達效,企業提前謀劃推動招商工作,大力引進上下游頭部企業入駐產業園,實現園區建設與項目招引聯動推進。“我們將找準細分領域,靈活運用產業鏈招商、應用場景招商,持續推進制造業倍增。” 劉小亮說。
記者 王永霞 蘇自山 黃瑩
吳黎明 季晨辰 張令琪
通訊員 杜佳佳 雍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