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相連、河湖相通、生態相依,對于長三角而言,生態是這片土地高質量發展的底色。
昨天,滬蘇浙皖林業部門扎實推進長三角林業一體化高質量發展聯席會議在上海召開。記者從會議中獲悉,通過生態廊道重要節點的打造,到2025年長三角將初步實現長江干流生態廊道省級貫通。

生態廊道建設保護專項規劃范圍示意圖
構建“一核一帶多廊多點”生態廊道
生態廊道是一種景觀生態系統的空間類型,它連接了在空間分布上較為孤立和分散的生態景觀單元。物種通過這條“走廊”擴散、遷移和交換,生態廊道也成為構建區域“山、水、林、田、湖、草”完整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
近年來,長三角地區加緊推進生態廊道建設,“十三五”期間共完成新造林超過一千五百萬畝,完成森林撫育(改造提升)近六百萬畝。

太浦河邊植被茂密
會議審議通過了《長三角長江水系生態廊道建設保護專項規劃編制大綱》,提出構建“一核一帶多廊多點”的生態廊道建設保護空間布局。其中,“一核”是以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為先手棋和突破口,探索跨省域生態廊道共同保護建設;“一帶”即在長江干流兩岸建設岸綠水清的生態景觀防護帶。多廊即沿主要河流水系、湖岸線、海岸線建設的多條生態廊道網絡體系。多點即“一帶多廊”沿線的重要濕地、自然保護地、公園景觀等重要生態節點。
根據大綱,到2025年,通過生態廊道重要節點打造,將初步實現長江干流生態廊道省級貫通。到2035年,全面構建起縱橫成網、連續完整、景觀優美、結構穩定、功能完備的長江沿岸主次生態廊道網絡體系,推動生態廊道建設向整體化、系統化、生態化融合發展。
除長江干流生態廊道外,長三角長江水系生態廊道建設還包括京杭大運河生態廊道、海岸生態廊道、黃浦江生態廊道等重點項目。

京杭大運河江蘇揚州段
到2025年互花米草除治率達90%以上

浙江舟山,多臺設備開展互花米草除治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