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do id="owmae"><xmp id="owmae">
  • 您的位置: 馬鞍山新聞網 > 媒體看馬鞍山 > 正文

    今天,《人民日報》海外版聚焦凌家灘!

    2023-11-30 10:04:56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11月30日

    《 人民日報海外版 》刊登

    玉耀凌家灘 溫潤一座城

    一起來看

    “玉”見凌家灘

    裕溪河畔,玉光璀璨;太湖山側,文明延綿。

    作為中華文明曙光階段最具代表性的遺址之一,距今5800—5300年的凌家灘遺址,是長江下游巢湖流域迄今發現面積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新石器時代晚期中心聚落遺址。

    走進位于安徽省馬鞍山市含山縣的凌家灘遺址考古工作站,一件件挖掘出土的標本被仔細而又整齊地排放在標本架上。拍照、修復、繪圖……第三任考古領隊張小雷正帶領團隊忙碌工作,一步步探尋文明來源的答案。

    ▲這是2021年10月29日拍攝的凌家灘遺址墓葬祭祀區(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周牧 攝

    從器物考古到聚落考古,再到科技考古、多學科考古,三十多年來,凌家灘遺址先后歷經14次發掘,總發掘面積達7000余平方米。一代代考古工作者以“手鏟釋天書”的接力傳承,讓凌家灘的意義不斷被發掘,不斷被世人知曉。

    玉文化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

    古樸神秘的玉版、玉龜,刻有八角星紋的玉鷹,虔誠祈禱的玉人,中國新石器時代最大的玉璜,中國史前考古中發現的唯一一件龍首形玉器……凌家灘出土精美玉禮器、石器、陶器等珍貴文物3000多件,尤以玉器“數量多、技藝高、制作精”聞名中外,也因此成為中國玉文化發展史上的一個高峰,與遼寧紅山、浙江良渚并稱為“中國史前三大玉文化中心”。

    ▲這是2021年10月29日在含山博物館拍攝的凌家灘遺址出土的玉龍。新華社記者 周牧 攝

    輝煌燦爛的城市文明,驚世絕倫的玉石文化,讓凌家灘在中華文明形成進程中扮演了關鍵角色,有著無可替代的歷史地位與學術價值,并作為安徽入選全國“百年百大考古發現”的項目。

    守好“根和魂”

    清晨,凌家灘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空曠幽靜。71歲的文保員程年倉從值班室起身,開始新一天的看護工作。

    1985年,退伍后的程年倉主動請纓義務守護凌家灘遺址,這一守就是38年。正是當地干群“像愛惜生命一樣保護遺址”,這處文明瑰寶的真實性和完整性才能得到有力維護。

    ▲凌家灘遺址出土的石鉆(凌家灘遺址管理處供圖)。新華社發

    守護住歷史,就是守護住了文脈,守護住了民族的根和魂。

    被列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被納入國家“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和“十四五”大遺址保護規劃;安徽出臺首個文化遺產保護專項法規——《安徽省凌家灘遺址保護條例》;成立保護管理專門機構——含山縣凌家灘遺址管理處……遺址被發現至今,“保護至上”的理念一以貫之。

    “凌家灘屬于歷史,屬于現在,更屬于未來。”在含山縣凌家灘遺址管理處主任唐軍看來,在保護好遺址的同時,也要當好凌家灘文化的薪火傳人,讓文物活起來、文化火起來,探索出保護與利用相結合的可持續發展道路。

    含山縣“十年磨一劍”,成功創建凌家灘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公園規劃面積3.35平方公里,圍繞“彰顯華夏玉文化、探源中華古文明”主題,打造融遺址展示、考古研究、文化教育等多功能于一體的研學旅行目的地,重點建設10個文保項目、4個安置項目、7個配套項目和1個遺址博物館項目。

    “原來占壓遺址本體的5個自然村、約1000戶村民順利完成了搬遷。游客服務中心、核心遺址展示區、研學旅行基地等已完成,距公園約2.5公里的商合杭高鐵含山南站建成投用,環境面貌、設施配套、對外交通等都得到了極大提升和改善。”唐軍表示。

    連綿成片的狼尾草搖曳成海,蜿蜒的步道串聯起墓葬祭祀區、內外環壕廣場。數字展廳內,智能交互大屏清晰展示著凌家灘出土的各類玉石器,VR穿戴設備則提供了穿越時空的沉浸式體驗;漫步研學旅行基地、文明探源館、陶藝體驗館、4D影院……更多精彩給游客帶來驚喜。

    ▲ 8月3日拍攝的凌家灘遺址。新華社記者 郭晨 攝

    依托“安徽省六大主題研學旅游示范基地”等品牌優勢,公園著力打造遺產現場活化研學、博物館研學、農耕文化研學、綜合拓展“四位一體”研學產業,把“文化殿堂”變成“大眾課堂”。公園開放以來累計接待游客70多萬人次,絡繹不絕的游客在這里觸摸歷史、尋蹤文明。今年,公園成功入選長江主題國家級旅游線路——長江文明溯源之旅。

    打好文旅牌

    悠久的長江文明源頭文化、獨特的長江山水文化、燦爛的長江詩歌文化、光榮的長江紅色文化、繁盛的長江工業文化……坐落長江之濱、地處吳頭楚尾的馬鞍山,在浩浩江水的潤澤滋養下,積淀了豐厚的文化底蘊。

    新時代,如何把文化資源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以文化傳承創新帶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主體結構施工完成,正緊鑼密鼓開展室內裝飾裝修……凌家灘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內,考古研學小鎮項目正在加快建設,計劃今年底建成開放?!靶℃傄粤杓覟┪幕癁榈滋N,以考古研學為特色,將通過打造新型研學文旅復合型產業鏈,一站式滿足游客吃、住、行、游、購、娛等需求?!表椖窟\營負責人馮志偉表示。

    ▲在遺址公園的水稻基地里,“凌家灘大米”字樣的稻田畫已經鋪開。(受訪單位供圖)新華社發

    含山縣以凌家灘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為核心,串聯太湖山國家森林公園、運漕藝創小鎮、大漁灘濕地公園,打造20平方公里的休閑文化旅游度假區。同時,將凌家灘文化嵌入節日慶典、民風民俗活動,持續多年舉辦凌家灘文化旅游節,用“頂流”IP為旅游“引流”,推動“景點游”邁向“全域游”。

    ▲凌家灘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全景圖(2023年3月27日 徐旻昊 攝)

    如今,游凌家灘、登太湖山、品老鵝湯、嘗運漕早點……已成為周邊省市游客的熱門旅游線路。2022年,含山縣成功入選安徽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區,正全力爭創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

    “凌家灘名氣越來越大、游客越來越多、生意越來越好!”從凌家灘遺址區搬遷進文化村安置房小區,村民黃天浩住進了新房、開起了飯店,日子越過越紅火。每逢周末、節假日,周邊農家樂、民宿都是顧客盈門,越來越多的當地群眾吃上了“旅游飯”,增加了收入,切實嘗到了文旅融合發展的甜頭。

    ▲馬鞍山蘆葦江灣儲燦林 攝

    以文潤城,以旅興業,馬鞍山推動文旅深度融合發展,實施旅游新高地建設、鄉村休閑旅游精品示范、旅游能級提升、旅游消費促進、旅游品牌傳播、旅游服務升級“六大工程”,爭創全國文化和旅游消費示范城市,擦亮叫響“詩意馬鞍山”品牌,打造長江文化旅游重要目的地。今年中秋國慶假期,馬鞍山市累計接待游客367.6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24.1億元,分別達到2019年的119%和260%。

    [編輯: 崔安坤 審核:王小明 戎小平 ]
    分享到:
    相關新聞
    回到首頁
    99ri国产精品,久久久久综合给合狠狠狠,在线观看视频亚洲,激情六月丁香婷婷
  • <bdo id="owmae"><xmp id="owmae">
  •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洲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青娱乐国产在线视频| 色吊丝永久性观看网站大全| 欧美精品亚洲精品日韩专区va| 成人韩免费网站| 国产一精品一aⅴ一免费| 亚洲av永久无码| 67194在线午夜亚洲| 柔佳呻吟乳峰喘息高耸入云| 国语高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又粗又硬又大又爽免费视频播放| 久久91精品国产91| 老司机午夜免费福利视频| 日韩精品久久无码人妻中文字幕| 国产综合无码一区二区辣椒| 亚洲欧美日韩成人一区在线| 91视频一区二区| 欧美人与物videos另类xxxxx | 亚洲码欧美码一区二区三区| 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女图图等你 | 国产精品热久久| 亚洲va中文字幕无码毛片| 欧美精品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日本国产VA高清CABAL| 天堂√最新版中文在线天堂| 免费jjzz在在线播放国产| av片在线观看永久免费| 欧美黑人xxxx猛战黑人| 大学生男男澡堂69gaysex| 亚洲砖码砖专无区2023| 日本激情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中文在线观看| 国产在线精品二区赵丽颖 | 欧美人与zoxxxx视频|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91专区手机| 亚洲丶国产丶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在线精品网址你懂的| 日韩欧美精品在线视频| 国产一区二区小早川怜子| 一区二区三区伦理高清| 真正国产乱子伦高清对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