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時隔7個月,我市黨政代表團再次集結赴南京市江寧區考察對接。在當天的工作對接座談會上,“一體化發展”“產業協同”“毗鄰融合”等關鍵詞頻頻閃現。

迎“長風”奮楫前行,進入四季度,馬鞍山融入長三角一體化步伐加快:寧馬、巢馬城際鐵路加速建設;投資項目開工建設,產業互融程度加深;民生對接頻繁,一體化深入百姓生活。
11月下旬,天氣漸寒,但走在寧馬省際毗鄰地區新型功能區,看到的仍是熱火朝天的建設場景。位于丹馬路與富民路交叉口的科創中心項目主體已初現雛形,工人們正在距地面30多米高的懸角層施工作業。
距離科創中心項目不遠,博望潤陽佳苑安置房項目首棟主體雖已封頂,但施工進度卻未減慢。項目建設現場塔吊林立、機器轟鳴,工人們在各自崗位上緊張忙碌著,對施工的每個環節、每道工序都嚴格把控、一絲不茍,確保項目建設順利推進。
圍繞“產-城-人”構建策劃、規劃、設計、建設、運營“五位一體”的開發模式,目前,新型功能區正積極打造“田園風、小鎮味、時代范”的城市風貌,先后建成城市客廳、文化中心等9個項目,正在建設科創中心、潤陽佳苑安置房、G4221滬武高速連接線等13個項目。
今年以來,新型功能區簽約美利信等投資億元以上項目23個、協議總投資193.3億元。截至目前,已招引7家上市公司、6家高新技術企業落戶功能區,累計完成投資105.9億元。四季度,新型功能區繼續聚焦“雙招雙引”,抓項目落地,著力打造產業集群省際毗鄰地區產業新高地。
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交通打頭陣。11月21日,經過近半個月緊張施工,巢馬城際鐵路馬鞍山長江公鐵大橋Z3號主塔首件12根斜拉索率先掛設到位,并完成初張拉,標志著這座世界最大跨度三塔斜拉橋開始進入斜拉索施工和鋼桁梁懸臂架設的階段。寧馬城際鐵路(馬鞍山段)建設也傳出好消息,截至11月23日,寧馬城際鐵路(馬鞍山段)箱梁已架設7.05公里,完成馬鞍山段架設里程的三分之一。
對于普通群眾來說,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最直觀感受,就是生活的“同城化”和“品質化”——交通、教育、醫療等公共服務共建共享。
11月11日,南京市兒童醫院呼吸科、感染性疾病科、普外科、內分泌科、皮膚科等多位專家,來到和縣人民醫院開展大型義診活動。近年來,和縣持續推進南京市兒童醫院分院建設,加強與南京市等先進地區醫院深度合作,促進長三角優質醫療資源下沉,不斷提升和縣醫療服務水平,為居民提供連續性、同質化的醫療服務。
就在跨省義診的前一天,博望區和南京的教師們也上了一堂跨省“公開課”。11月10日,江蘇省戴厚祥網絡名師工作室與黃德忠寧博名師工作室聯合舉辦了蘇皖跨省研修活動暨黃德忠“寧博一體化”名師工作室第十三次跨省教研公益活動。活動主會場設在南京市百家湖小學,分會場設在南京百家湖小學博望分校。
再把時針往前回撥,今年以來,隨著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不斷推進,公共服務共享日益便利:我市開通了南京、合肥、蕪湖等相鄰城市的15條毗鄰公交路線,其中有11條公交線路與南京市實現無縫對接,日運行近439趟次;實現150項高頻政務服務事項“跨省通辦”、115項高頻事項長三角“一網通辦”;支持社保卡異地就醫直接結算……
一體化的美好愿景正逐漸成為現實圖景。
記者 王永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