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記者從市市場監管局獲悉,經國務院食品安全委員會批準,我市被正式命名為“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成為全省首批獲此殊榮的城市之一。
2016年5月,經國務院食安辦批準,我市被確認為國家第三批、安徽省第一批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創建單位。獲批創建以來,我市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食品安全“四個最嚴”的指示要求,以保障廣大群眾食品安全、構建食品企業誠信體系、促進食品產業高質量發展為目標,按照“保安全、促監管、提質量、惠民生”的工作思路,全面落實食品安全“兩個責任”,切實提升食品安全治理能力,嚴密防范食品安全風險,堅決守住食品安全底線。
保障食品安全,需要全鏈條發力。在源頭上,我市開展涉鎘等重金屬行業企業排查、揮發性有機物綜合整治、飲用水水源地生態環境保護等工作,持續開展“治違禁、控藥殘、促提升”行動。
食品生產環節,我市實施優質糧食工程質量追溯提升行動,糧食質量檢驗檢測能力逐步提升;推動食品生產企業和小作坊雙提升,建立“企業自查+抽檢監測+監督檢查”工作機制,按照“一企一檔”“一坊一檔”要求,督促企業建立食品生產安全風險清單、措施清單和責任清單,建檔登記率達100%;推動食品快檢室標準化建設,出臺《馬鞍山市食品安全民生工程食品快檢室管養指導意見》,在全市農批農貿市場、大型商超和市場監管所建設食品安全快檢室。
食品安全還離不開強有力的執法檢查。我市組織開展春秋季學校食品安全專項檢查、農村假冒偽劣食品治理、小作坊提升整治等專項治理行動,開展食品超范圍使用含鋁食品添加劑整治、餐飲具清洗消毒監管和整治、中小餐飲集中整治等,筑牢食品安全防線。
改革創新是做好食品安全工作的根本動力。近年來,我市聚焦聚力“專業化”“智慧化”“品牌化”“產業化”,積極探索實施推進食品安全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新舉措。
結合“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創建示范引領項目,我市在省內率先探索嘗試“互聯網+明廚亮灶”項目,高標準建設了智慧監管系統,實現多部門數據共享,實現全市9家集體用餐配送單位及中央廚房、499家中小學校(幼兒園)食堂“互聯網+明廚亮灶”全覆蓋。我市還強化農村集體聚餐食品安全監管,上線“食安家宴”智慧監管平臺,實現農村集體聚餐在線備案、分級指導。
去年以來,國務院食安辦組織對第三批參創城市進行全面評審。我市因創建工作全面扎實、亮點頗多,特別是社會共治、智慧監管等多項創新做法全國領先,創建評價總分居全國創建城市前列。
記者了解到,為有效鞏固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創建成果,我市正在制定《馬鞍山市鞏固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創建成果深化提升方案》,不斷健全食品安全管理長效機制,持續提升全市食品安全保障水平。
記者 王永霞 通訊員 王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