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村落承載文化記憶,一方美景繪就和美鄉村。鄉村不僅承載著人們對家鄉的美好期望,更是傳播德孝家風、樹立文明鄉風的重要載體。
在和縣香泉鎮泉水村,緊鄰著438省道,坐落著一座和美村莊——楊有道自然村。走進這座小小的自然村,眼前一片嶄新的美麗鄉村圖景,讓人賞心悅目。
連日來,泉水村挖掘、整理“三楊孝母”歷史典故,以“德愛、孝賢”為主題,通過“微改造、精提升”的方式打造出了一座“德愛孝賢、和美泉水”的文化主題村。
景觀提顏值 孝賢潤心間
青草含露,野花吐芳,石屋掩映,蹊徑池塘……立冬時節,走進泉水村“一村一主題”的建設示范點,田園風光躍入眼簾。
在楊友道自然村村口的牌子上,記述了“三楊孝母”的感人故事:古有楊友道、楊友才、楊仁三兄弟流亡于此,待一村婦如親母,,同時兄友弟恭,廣行善事。為紀念三楊的事跡,當地將三個自然村分別以他們的名字命名。
“我們就從孝道文化入手,與新時代文明實踐相結合進行建設。”泉水村駐村工作隊第一書記孫寧介紹,楊友道自然村通過深挖這一文化典故,在景觀提升的基礎上,依托原有鄉村道路,規劃設計了“德愛”路、“孝賢”路、“和美”路、“泉水”路四條體驗路線,建設了孝心胡同、孝心長廊、憶苦思甜農家飯、懷舊影院、孝賢榜等“景點”。
走過胡同長廊,從孝經典故中感受文化在鄉間的傳承;吃上憶苦思甜飯,感悟如今幸福生活的不易;駐足孝賢榜,汲取榜樣的力量……村里的這些“景點”不僅讓人感受到泉水村德孝文化的傳承,也體會到了傳統孝賢文化的魅力。
“公婆對我好,我也對他們好,這種孝道是一代代傳承下來的。”村民管鳳菊表示,“一村一主題”建設開展以來,不僅明顯改善了生活環境,也讓傳統的孝賢文化更加深入人心。
學身邊好人 創德愛村莊
在楊友道自然村的孝賢榜上,展示著“文明村民”的先進事跡。其中,有解民憂、紓民困的基層網格員,有孝親敬老的孝心榜樣,有忠厚傳家的家庭代表……這些家庭和睦、團結鄰里的基層先進典型教育村民們崇德向善、見賢思齊,以榜樣的力量引領更多人主動做善事、當好人。
“上榜的都是身邊的基層好人,我們要多向他們學習。”73歲的老人楊會銀是楊友道后人,土生土長的他經常會散步到村里的孝賢榜展板邊,稱贊上榜的村里鄉親。與此同時,文明條例上墻、典型人物上榜,身邊的點滴變化使德愛鄉風傳播到每家每戶。
近年來,泉水村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積極推進“一村一主題”建設,探索將文化與產業相鏈接,通過產業融合,繪制出一幅“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好畫卷。孫寧表示,目前,泉水村的主題建設已經取得了階段性成效,下一步將深度挖掘孝賢主題的文化內涵,讓大家看得見美景、記得住鄉愁。
文圖/記者 任德玲 見習記者 黃筱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