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時節,萬物歸藏。
瓜果蔬菜等農產品迎來豐收,可喜的是,越來越多的貼著馬鞍山品牌標簽的蔬菜、植物油等農產品,從田間地頭、基地車間,漂洋過?!帮w”向世界。
對于一個工業城市來說,農產品出口無疑是外貿短板。近年來,越來越多的馬鞍山農業企業走上出口路,越來越多的馬鞍山農產品遠渡重洋,端上海外餐桌。據馬鞍山海關統計,今年1-9月,我市出口農產品貿易總額4.6554億元,同比增長29.49%。
“漂洋過海”上多國餐桌
11月7日,在和縣臺灣農民創業園安徽棟泰農業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生產車間,新挖的蓮藕、紅薯被清洗干凈,工人們熟練地進行削皮、切片、漂燙、冷卻等多道工序。用不了多久,這批冷凍蔬菜就會按照訂單需求,發往日本、韓國及東南亞。
“如今,除了日本、韓國,我們還出口到泰國、越南、新加坡等東南亞地區,每年出口量達1000多噸?!睏澨┺r業總經理何永花表示。
就在棟泰農業忙生產的同時,安徽邁濤食品有限公司一批20.6噸冷凍蔬菜完成出口申報,正在裝車發貨。“南瓜、青豆、花菜、蓮藕等冷凍蔬菜產品在日本很受歡迎。今年前10月,我們冷凍蔬菜出口額達700萬美元,預計全年達820萬美元,同比增長20%。”邁濤食品經理韓雷介紹說。
和縣是蔬菜種植大縣,全縣蔬菜種植面積達42萬畝,年產各類優質蔬菜瓜果百萬噸。
先天的種植優勢,為后天的出口打下了基礎。和縣蔬菜技術服務中心辦公室工作人員鄭婷婷介紹,目前,和縣蔬菜出口以精深加工蔬菜為主,年出口量約9000噸,出口額達1093萬美元。
蔬菜,毫無疑問是馬鞍山農產品出口的“尖貨”,但馬鞍山走出國門的農產品并非只有這一種,和縣西埠鎮生產的芝麻油遠銷英國,誠信食品生產的堅果類酥糖打入澳大利亞市場……
據馬鞍山海關統計,今年前9月,我市出口農產品貿易總額4.6554億元,同比增長29.49%。
“練好內功”闖海外市場
一節蓮藕,一塊紅薯,究竟如何“撬開”老外們的嘴,進而俘獲他們的胃呢?
最重要的當然是產品自身。國外客戶對進口農產品,尤其是生鮮產品,要求很高;一些不起眼的小問題,放在國外客戶眼中就可能被放大。以蔬菜為例,出口要檢測重金屬、農殘等兩三百項指標。
條件如此嚴苛,農產品走出國門就必須“對標達標”。
自2012年創建出口蔬菜質量安全示范區起,和縣就緊緊圍繞“標準化體系、質量安全追溯體系、預警通報與應急體系、企業誠信體系和多元化國內、國際市場體系”建設開展,實現“投入無違禁、管理無盲區、服務無止境、質量無隱患、出口無障礙”。
棟泰農業出口的紅薯、茄子、蓮藕等冷凍蔬菜,主要作為日料的食材?!凹t薯埋在地下,土壤重金屬絕對不能超標;蓮藕種在水里,水質必須清澈?!焙斡阑ㄕf,每種蔬菜都有專門的種植場,種植場嚴格按照出口要求進行生產管理。
要成為出口農產品種植場,就必須在海關備案。翻開馬鞍山海關《出口農產品原料種植場監督檢查記錄表》,監管項目包括種植場基本情況、種植管理、農業投入品控制、病蟲害防治、采收銷售、產品檢測情況、生產記錄檔案與質量追溯等七個大項、近40個小項,每個小項中又分成若干部分。僅種植管理這個大項其中一個小項,就涉及播種、施肥、澆水、除草等幾個環節,每個環節都要嚴格把關。
有了好原料還不行,能不能順利通關,也決定著農產品能否走出去。病蟲危害和外來生物入侵,是各國在通關檢驗時嚴格監測的領域。如果馬鞍山農產品出口時,在集裝箱里發現哪怕一個蟲卵、一顆老鼠屎,這一批貨物都可能無法通關。有些國家甚至采取“黑名單”制度,如果產品出現問題,以后直接“拉黑”,禁止出口到這些國家。
這些嚴格的標準,對企業生產、經營提出了更高要求。出口資質認證期間,海關需要多次深入企業檢查、指導;通關環節,馬鞍山海關開通農產品出口綠色通道,尤其是今年4月,上線了“云簽發”模式,將傳統的現場擬證領證方式轉變為線上辦理,減少出證時間,提高簽證準確度,提升了通關時效,確保農產品通關一路“綠燈”。
文圖/記者 王永霞 通訊員 葛秋原 張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