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第十屆省專利獎評選結果揭曉,我市榮獲2件金獎、7件銀獎、24件優秀獎,金銀獎數均居全省第二。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保護知識產權就是保護創新。近年來,我市全力推進“嚴保護、大保護、快保護、同保護”重點任務落實,讓“無形資產”創造“有形財富”,為推動我市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的知識產權支撐。
截至今年9月,我市擁有有效發明專利12025件。每萬人口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為55.7件。上半年,新增高價值發明專利281件,高價值發明專利數達3096件,每萬人口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達14.35件,以上數據均居全省第三。
雷霆執法 構建知識產權大保護格局
知識產權是一個地區經濟核心競爭力的標志,是經濟社會創新發展的“剛需”。保護知識產權就是保護創新。
為保護知識產權,近年來,我市不斷加強知識產權執法體系建設,持續加大執法力度,著力優化知識產權市場環境,建立公平競爭的市場規則,為企業提供平穩的運行“航道”,保障知識產權事業健康發展。
在機制建設方面,我市建立了知識產權案件辦理層級指導機制,通過批復、函復、參與辦案、實地指導、解答咨詢、專題研討等多種形式開展指導工作,解決辦案過程中的疑難問題。
在具體辦案環節,我市印發《2023年馬鞍山市專利侵權糾紛行政裁決辦案提速增效工作方案》《關于進一步提升專利侵權糾紛行政裁決辦案質量的通知》,進一步優化專利侵權糾紛行政裁決程序,壓縮辦案時間,提升工作質效。開展先裁決后調解試點,探索建立專利侵權糾紛“行政裁決+行政調解+司法確認”一站式化解方案,相關工作經驗在全省推廣。
同時,我市還積極開展商標、官方標志、特殊標志、地理標志等行政保護,充分發揮知識產權協調推進機制作用,與法院、檢察、公安、司法等部門聯動配合,加強跨部門知識產權保護合作。
今年以來,我市共查處假冒專利違法案件12起,辦結侵犯注冊商標所有權案件46起,查處某茶行侵犯“涇縣蘭香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專用權案被評為安徽省知識產權保護典型案例。
創新服務 知識產權變“真金白銀”
為引導知識產權“變現”,讓知識產權賦能企業發展,近年來,我市積極引導知識產權轉化運用,依托政策工具,創新運營形式,知識產權運用成果效益凸顯。
尤其是2022年,“馬鞍山市知識產權金融創新服務聯盟”成立后,在各縣區、園區成立成員固定化、對接精準化、服務“一站式”的知識產權金融服務小分隊,進一步幫助更多中小微企業變“知產”為“資產”,解決企業成長期資金短缺問題的同時,打消銀行顧慮,解決銀行后顧之憂。
“沒想到知識產權也能換來真金白銀。”近日,安徽晨光高耐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感嘆道。該公司是一家致力于知識產權運用發展的高新技術企業,先后獲得“國家知識產權示范企業”“安徽省專利獎”等榮譽。近年來,該公司從事專精特新技術研發,但在知識產權運用轉化方面還有所不足。
市知識產權金融創新服務聯盟小分隊結合企業實際,宣傳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相關政策,打消了企業對專利質押融資意愿較低的顧慮。今年6月,恰逢該企業正準備將“黑色金屬液態臨界超壓成型技術”專利技術由半自動化向全自動化生產線改造升級,利用知識產權進行了400萬元的質押融資,從而保證了新技術研發有了足夠的資金。
據了解,截至今年8月,馬鞍山市知識產權金融創新服務聯盟9支小分隊共開展政銀企對接活動345次,共簽訂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協議257筆,協議金額18.27億元,已辦理知識產權質押融資204筆,合同金額16.23億元。我市今年上半年專利質押融資件數和金額均居全省第一。
記者 王永霞 通訊員 唐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