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上午,市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邀請市發改委四級調研員周鋒就全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工作情況進行專題發布,并回答記者提問。
近年來,我市高度重視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工作,深入貫徹國家、省關于加快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決策部署,將城市信用建設作為支撐“放管服”改革、服務和改善民生、優化營商環境的基礎工程。我市以創建全國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示范區為抓手,以大數據為紐帶、信用平臺為依托,堅持從信用信息歸集共享、信用監管、失信治理、信用應用等入手,全力筑牢信用建設基礎;堅持信用監管與信用服務雙輪驅動,營造公平誠信的市場環境和社會環境。今年3至9月,我市連續7個月城市信用監測排名在全國261個地級市中位列前15、全省前3。
加強制度機制建設,推動信息公開。我市制定相關制度文件,規范信用信息管理,加強政務誠信建設。同時,強化信用信息歸集共享,務實推進“雙公示”工作,加大信用工作培訓力度。截至目前,我市累計歸集信用信息4.4億條,其中今年新增信用信息2351萬多條。
不斷創新監管措施,提升監管質效。我市建立健全信用承諾制,加大信用承諾在行政監管、審批服務、惠民便企、基層治理等方面應用推廣力度,通過信用網站對虛假承諾和未兌現承諾等事項進行公示并依法實施懲戒,加強“承諾—踐諾”閉環監管。同時,我市還推進信用領域突出問題治理,強化督導督辦,堅持精準施策,開展“屢禁不止、屢罰不改”嚴重違法失信行為專項治理。對近3年內被納入“嚴重失信主體名單”10次以上、受到行政處罰10次以上仍在公示的19家經營主體開展專項治理,專項治理臺賬退出率達100%,實現臺賬“清零”。
不斷創新服務方式,弘揚誠信文化。我市通過提升信易貸平臺功能、擴大信易貸規模、全面推進信用報告代替無違法違規證明、完善信用修復機制等方式,增強信用服務實體經濟能力。今年以來,我市通過信易貸平臺發布融資需求1.14萬筆,放款金額429.14億元;發布信易貸融資需求白名單企業261家;在上市、融資、評優評先、資金安排等事項中應用信用報告2.6萬次;累計為1268戶失信企業修復失信信息3133條。此外,我市還圍繞政務、商務、社會、司法等領域,通過“信用馬鞍山”網站等進行誠信宣傳報道;結合“誠信建設萬里行”“6.14信用記錄關愛日”等重要節點,組織開展宣傳活動。
下一步,市發改委將對標對表長三角地區,重點在信用制度建設、政府誠信建設、分級分類監管、信用應用和誠信文化建設上發力,推動信用體系建設與經濟社會發展高度融合,全面提升城市信用建設水平,不斷優化營商環境,全力推動馬鞍山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高質量發展。
記者 高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