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時代,得數字化者得先機。
中小企業是數字經濟發展的主力軍,也是實體經濟轉型升級的主戰場。
近年來,我市持續做好數字化轉型工作,促進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全面提升中小企業數字化水平。
在瑞泰馬鋼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瑞泰馬鋼)廠房里,5條生產線、上百臺設備的生產節拍都呈現在一塊數字孿生大屏上,生產制造、訂單跟蹤、流程管理等多個系統無縫連接。
“我市接連出臺相關政策,推動我們在數字化轉型方面取得重要進展?!比鹛R鋼相關負責人介紹,原來一條年產量5萬噸的生產線需要36個工人,現在只需要9個工人;以前操作一臺螺旋軋機需要3個人,現在1個人就足夠,而且工作強度大幅下降。
中小企業是數字經濟發展主力軍,也是實體經濟轉型升級的主戰場。
我市大力推進中小企業數字化評測診斷工作,引導形成更多的專精特新企業。
看主體。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等8家優質診斷機構,按照工廠、車間、生產線3個層級為全市450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免費提供智能制造線下診斷服務。
看路徑,對完成診斷服務的企業,在企業自愿選擇的基礎上,促成企業與服務公司進一步合作,引導企業按照診斷報告實施智能化改造,推動一批企業改造落地。
看數字,截至目前,487家規上企業完成數字化改造項目,規上企業數字化改造率達33.2%。
以數據賦能,關鍵是讓先進生產線與數字技術融合不斷深入。
2023年,泰爾重工承擔的安徽省標準化創新中心聯軸器項目成功獲批,這也是我市唯一被列入首批安徽省標準化創新中心的項目。走進泰爾重工數字化車間,自動焊接線、人機協助式裝配線等一系列符合高端裝備智能制造的應用場景呈現眼前,工廠智慧化生產場景隨處可見……
市經信局按照“機器換人—數字化生產線—數字化車間—智能工廠”思路,分類培育、因企施策、梯度推進,全市中小企業涌現出一大批改造成果。
2022年,我市在省機器人產業發展分類考核中位列全省第三。截至目前,我市共認定機器人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16臺,機器人省級新產品3個;擁有市級數字化生產線、數字化車間、智能工廠143家,省級數字化車間72家,省級智能工廠18家,在全省位居前列。
一個個中小企業騰“云”而起,數字化技改持續開新局。
截至目前,和縣經開區、博望高新區獲評省級數字化轉型示范園區。經緯回轉、科達新材料、長江鋼鐵、海天重工、山鷹國際、華孚精密等6家企業共6個項目獲批省級數字化轉型典型示范項目。當前。我市正全力支持馬鋼申報國家級數字領航企業、山鷹申報國家級智能制造示范工廠、寶武重工申報國家級工業互聯網平臺。
市經信局負責人介紹,下一步,我市將繼續加大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力度,全面提高產業數字化水平,為全市經濟高質量發展賦能。
記者 鄔剛
通訊員 黃遠凱 李云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