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時節,巢湖之畔,農業盛會啟幕。
踏著豐收的鼓點,中國安徽名優農產品暨農業產業化交易會(2023·合肥)(以下簡稱“2023合肥農交會”)于10月13日至15日在合肥濱湖國際會展中心舉辦。11.5萬平方米的展廳中,3萬多種參展產品將精彩亮相,天南海北的多種風味均可品嘗。
這背后,折射的是我省農業產業化的快速發展。近年來,我省大力開展農業“雙招雙引”,積極推進產業融合,聚焦全產業鏈開發、全價值鏈提升,著力做好“糧頭食尾”“畜頭肉尾”“農頭工尾”增值大文章,不斷提升我省農業發展水平,助力農業強省建設。
強鏈延鏈 加快鄉村產業轉型升級
前不久,第28屆中國·碭山采梨節在碭山縣舉辦,全方位展示了碭山縣酥梨產業和旅游資源。從傳統的種梨賣梨,到發展水果加工業,再到發展以梨花觀賞為代表的文旅產業,碭山縣通過延伸產業鏈,實現了梨產業的一次次迭代升級,探索出一條三產融合新路徑。
如今,光是梨的加工方面,碭山縣就開發了梨罐頭、梨膏、梨酒等系列產品,并建立了生產、儲藏、罐頭加工、冷鏈物流、銷售等水果全產業鏈體系,成為全國水果加工第一大縣。去年,碭山縣僅梨膏的總產值就高達6.3億元。
“農業不成鏈,到頭不賺錢”。農業全產業鏈是各農業經營主體密切分工、有機聯結的產業組織形式,涉及種植、生產、加工、倉儲、物流、銷售等多個方面。
作為構建農業產業鏈、推進農村三產融合發展的核心,農產品加工業的作用至關重要。為此,我省提出要做大做強農產品加工業,做好“糧頭食尾”“畜頭肉尾”“農頭工尾”增值大文章,堅持種養一塊抓、糧肉一塊抓、頭尾一塊抓,推動鄉村產業全鏈條升級。
近年來,我省以農產品加工業提升工程為抓手,積極推進產業融合。去年,全省農產品加工業總產值1.6萬億元,同比增長12.9%。今年上半年,全省農產品加工業總產值達9021.9億元,同比增長15.9%,產值規模進一步擴大。
令人欣喜的是,農產品加工業也有效推動縣域協調發展。今年1月至5月,全省規上農產品加工業增速為1.9%,亳州、六安等地增速超過10%;全省規上農產品加工企業數4582家,其中阜陽、安慶、六安位居全省前列。
近日,我省實施“千村引領、萬村升級”工程中首批次確定的精品示范村建設名單公布,位于大別山腹地的金寨縣花石鄉大灣村入選其中。如今,大灣村大力發展農旅融合,村民們吃上了“旅游飯”,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果。去年,大灣村村集體經濟收入已超200萬元。
發展農旅融合和休閑農業是農業產業鏈的進一步延伸。近年來,我省實施鄉村休閑旅游提升計劃,今年上半年全省鄉村休閑旅游業營業收入543.4億元,同比增長43.2%;接待人次1.33億人次,同比增長25.5%。同時,積極組織開展中國美麗休閑鄉村申報、評審工作,并參加農業農村部中國美麗鄉村休閑旅游行推介活動,展示宣傳我省鄉村休閑農業發展亮點,吸引鄉村產業項目投資和開發運營對接。
做優品牌 綠色食品產業動能強勁
來自安徽的小小番茄,成了長三角居民餐桌上的香餑餑。“我們種植的水果番茄直銷上海,每斤15.8元,比市場價高出不少,但因為品質好,產品供不應求?!苯?,在上海召開的安徽綠色優質農產品入滬對接座談會上,皖企代表瓦大集團董事長呂彬說。
番茄暢銷長三角的案例是我省綠色食品產業蓬勃發展的生動縮影。放眼長三角市場,我省糧食和肉類產量約占48%,水果產量占32%、蔬菜產量占23%……依托廣闊的長三角大市場,安徽大力推進稻米、小麥、玉米、生豬、家禽等十大千億級綠色食品產業發展。
近年來,我省專門成立了省綠色食品產業推進組工作專班,加快“雙招雙引”,一大批龍頭企業落地安徽,產業規模不斷壯大。今年前三季度,我省綠色食品十大產業全產業鏈產值8563億元,同比增長8.3%,預計全年產值約1.2萬億元。
“雙招雙引”項目量質的雙提升,為綠色食品產業發展提供了強力支撐,產業發展動能更加強勁。曉麥國際、皇氏集團、中裕食品等頭部企業來皖投資興業,一批綠色食品項目簽約落地。今年前三季度,全省綠色食品產業新增項目1404個,投資總額2903.42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來,在深入推進綠色食品產業發展中,皖北高端綠色食品產業集群建設取得良好開局。我省還研究編制了《皖北高端綠色食品產業集群建設實施方案》,對主要目標、重點任務和支持政策進行深入謀劃和研討。截至6月底,皖北綠色食品產業新增項目512個、投資總額1174.6億元。
做大做強綠色食品產業,有了品牌助力,才能讓安徽優質綠色農產品從“養在深閨人未識”到“天下誰人不識君”,成為一張張閃亮的安徽特色名片。
目前,我省深入實施農產品“三品一標”行動,提升綠色食品公共品牌影響力。今年,我省新認證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和地理標志農產品695個,全省有效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和地理標志農產品總數達6480個。
做強龍頭 發揮產業園帶動作用
紅酒鵝肝、鵝肝醬、老鵝煲、燒鵝……在位于霍邱縣長集現代農業產業園的六安龍翔美食王禽業有限公司展館內,鵝類預制菜食品琳瑯滿目。
“公司主要產品是鵝肝、鵝肉和相關加工食品,共30多種?!饼埾韫径麻L胡建遠介紹,公司是一家集鵝產業繁育、養殖、屠宰、加工和銷售于一體的國家級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年加工朗德鵝200多萬只,產值有6億多元。在該公司的帶動下,霍邱縣現已形成年養殖加工朗德鵝400多萬只、加工鵝肥肝4000噸、鵝副產品1.8萬噸的生產能力,帶動全縣朗德鵝產業產值10多億元。
頭雁引領,眾雁高飛,龍頭企業在產業建設中的作用極為重要。同樣,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也是打造農業全產業鏈、構建現代鄉村產業體系的中堅力量。
今年以來,我省持續抓好農業產業化主體培育,全過程精準指導省級和國家級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認定和運行監測,新增省級龍頭企業214家,總數達1213家,居全國第4位。
不僅如此,發揮龍頭企業的示范引領作用,建設現代農業產業園區,再以園區聚集更多上下游企業,成為我省農業產業化發展中的關鍵打法。
除了龍翔公司,長集現代農業產業園還聚集了江蘇雨潤、天隆飼料、方碩食品、怡誠食品、澤鉅農業等40多家企業,已逐步發展成為以農副產品加工為主體,推動糧食及農副產品的種植、養殖、加工、營銷為一體的綜合性農業產業園。今年4月,該產業園入選第四批國家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創建名單。
現代農業產業園是推進鄉村產業興旺的新引擎,是引領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排頭兵。近年來,我省已布局創建157個省級及以上現代農業產業園,實現農業縣區全覆蓋,產業園建設取得了顯著成效,有力推動了鄉村產業振興和現代農業發展。2022年監測顯示,全省省級及以上現代農業產業園平均產值超20億元,主導產業產值占總產值比重超過70%,園區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于所在縣平均水平20%以上。
下一步,我省將繼續加強“雙招雙引”,集中要素、集聚資源、集成創新,不斷推動產業園向高端化、綠色化、智能化、融合化方向發展,以此帶動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助推我省從農業大省向農業強省跨越。(記者 許昊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