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標滬蘇浙,與時俱進修訂人才政策,推動人才政策從1.0版到5.0版迭代升級;
發布《馬鞍山市產業高端緊缺人才開發目錄》,共包含產業緊缺崗位183個,引發熱烈關注;
連續三年入圍“中國最具人才吸引力城市百強榜單”,排名攀升12個位次;
持續發力“才聚詩城高校行”“清北學子馬鞍山行”“百名博士后馬鞍山行”等系列活動,吸引高校學子紛至沓來;
……
今年以來,我市人才工作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績單。人才工作取得顯著成效的背后,是市委、市政府對人才工作的高度重視,是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鮮明態度。
人才是強市之本、創新之源、發展之基。今年以來,我市持續完善政策評估修訂機制,對標滬蘇浙、粵港澳大灣區等先發地區,結合企業、人才反饋和政策實施過程中的具體問題,迭代推出人才新政5.0版,在原有的“三馬”工程基礎上,新增高技能人才引進“驥馬”工程,進一步加強“卓越工程師”隊伍建設,深化產才融合,構建切合需求的引育生態。
家有梧桐樹,自有鳳凰來。今年以來,我市通過不斷創新引才方式,多措并舉廣攬各方賢才。構建市校聯動的合作生態,策劃實施“才聚詩城高校行”系列活動,設置“頭雁引領、產才融合、引才講堂、職引未來”四個板塊,進一步擦亮馬鞍山人才工作品牌。高標準推進“書記市長高校行”清華大學、北京大學、東南大學、上海財經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科技大學專場活動,以一把手抓“第一資源”示范帶動全市上下引人才、謀發展。為解決與高校院所合作渠道不寬問題,連續三年面向重點高校引進碩士生、博士生,持續優化全市黨政人才結構,為與名校名院名所合作積蓄人脈資源。持續提升在馬高校畢業生留馬就業率,在馬6所高校有2882名高校畢業生選擇在馬就業創業,留馬就業率達24.38%。線上搭建“百校千企、才聚詩城”云招聘平臺,面向全國100所高校直播宣傳推介馬鞍山就業創業和人才政策,組織十七冶等重點企業開展“直播帶崗”活動,收到來自全國高校畢業生求職簡歷6.4萬余份。
魚無定止,淵深則歸;鳥無定棲,林茂則赴。我市著力做好人才服務,持續改善人才發展環境。做好市領導慰問32名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服務保障工作,營造惜才愛才重才氛圍。構建“集中聯審、集體會商、資金歸口、直達人才”認定兌現體系,縮短兌現周期,提升人才歸屬感、好評度。面向社會公布市委人才辦等重點部門5部服務熱線,開設馬鞍山日報政策宣傳專欄,開設詩城英才平臺政策答疑專欄,常態受理企業、人才訴求。結合“我為人才辦實事”活動,常態化開展“進企業”“訪人才”“講政策”“解難題”專項行動……一系列含金量十足的暖心舉措,讓各類人才在我市安身、安心、安業。
不拒眾流、方成江海。高質量發展中的馬鞍山正廣開求賢之路,匯聚八方英才。我市將緊扣“加快建設英才薈萃的人才強市”目標任務,牢牢把握“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要求,大力實施“詩城英才”計劃和人才工作“登高”行動,堅持全方位培養引進用好人才,在打造長三角重要人才高地上一馬當先,為奮力打造安徽的“杭嘉湖”、長三角的“白菜心”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撐。
記者 余萍 通訊員 杜開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