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心鑄魂筑牢根本 實干擔當促進發展
——我省開展第一批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綜述
這是一次思想的再洗禮,這是一次忠誠的再淬煉,這是一次使命的再升華。
我省第一批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啟動以來,省委緊扣“學思想、強黨性、重實踐、建新功”總要求,堅持教育實踐兩手抓兩促進,在一體推進重點措施中破解難題、推動發展、改善民生。在省委常委會示范帶動下,全省第一批主題教育開展單位和廣大黨員干部,牢記囑托、感恩奮進,著力在以學鑄魂、以學增智、以學正風、以學促干上下功夫,推動全省第一批主題教育取得階段性明顯成效。
聚焦主題主線 推動理論武裝入腦入心
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6月29日下午,省委會議室里涌動著濃厚而熱烈的學習氛圍,省委主題教育讀書班(第三階段)交流研討暨省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會議在這里開班。省委常委們圍繞牢記“三個務必”、弘揚“三嚴三實”,營造風清、氣正、勁足的良好政治生態,為現代化美好安徽建設提供堅強政治保證,交流學習體會。大家談認識、議思路、講舉措,在分享討論中凝練思想火花,在交流碰撞中鍛鑄政治忠誠。
身體力行是最有效的示范,以上率下是最有力的引導。省委堅持把開展主題教育作為重大政治任務,把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作為重中之重,省委常委會率先垂范,利用7天時間分3個階段舉辦讀書班、召開7次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會議,通讀細研規定學習材料,跟進學習習近平總書記最新重要講話和重要文章。省委主要負責同志帶頭、常委同志逐一進行研討交流,全面學習領會黨的創新理論的道理學理哲理,深刻感悟真理力量和實踐偉力。
結合安徽實際,明確重點內容,讓主題教育更有準星、抓手。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對安徽發展念茲在茲、寄予厚望,兩次親臨考察,多次作出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為安徽發展全方位把脈定向。我省把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安徽工作的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納入理論學習重要內容,緊扣習近平總書記賦予安徽的“三地一區”戰略定位,省委主要負責同志直接點題、帶頭授課,舉辦省委主題教育4場系列專題黨課報告會,帶動各級黨員領導干部講專題黨課1.97萬次。
在學習中查找差距,在學習中推進工作。結合主題教育部署開展全省大討論,聚焦實現思想大解放、環境大優化、能力大提升、作風大轉變、任務大落實,深入討論,查擺問題,改進提升,努力做到“六破六立”。
在省委示范帶動下,各單位深入開展學習研討。
省委組織部全面推開黨支部小輔導、小研討、小講評“三小活動”,學最新講話、講創新理論、議熱點問題,推動理論學習常態化、長效化。
省直機關工委用好省直機關大講堂、廳局長學習會客廳、送理論進機關下基層等理論學習特色品牌,組織“學思想·青年說”理論學習交流會等系列活動,示范帶動省直機關理論學習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實里走。
省經信廳開展“經典我來讀、理論大家講”,打造互動式、分享式學習場景,推動機關干部在學習理論經典、交流心得體會中提升實效。
……
越學越覺得有信心、越學越覺得有力量。大家一致認為,通過在主題教育中學思踐悟,進一步加深了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科學體系、核心要義、實踐要求的認識,進一步筑牢了信仰之基、補足了精神之鈣、把穩了思想之舵。
堅持研以致用 推動調查研究走深走實
“從全省看,我省傳統村落南多北少、分布集中。從品質看,我省傳統村落底蘊深厚、特色鮮明。從利用看,我省傳統村落基本實現了合理利用、有序展開。從態勢看,我省傳統村落優勢明顯、潛力巨大……”
日前,省政協就“傳統村落保護利用”專題牽頭成立課題組,進行了為期3個月的細致調查和深入研究,綜合形成了調研報告,深入分析了我省傳統村落保護利用現狀,全面總結了主要做法和成效,從全面開展普查建檔、科學系統做好規劃、搭建文化傳承平臺、突出特色產業發展、構建多元投入格局、破解要素保障難題等6個方面提出了30條針對性意見建議,得到了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同志的肯定性批示。
調查研究是我們黨的“傳家寶”,是做好各項工作的“基本功”。在主題教育過程中,全省上下大興務實之風,緊扣習近平總書記倡導的“深實細準效”五字訣,組織黨員干部深入基層一線,積極開展有深度、有價值、有實效的調研,不斷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
調查什么,研究什么,是做好調查研究首先應解決的問題。我省第一批主題教育單位將《關于在全黨大興調查研究的工作方案》明確的12個方面調研內容細化為18項調研重點,組織縣處級以上領導班子每人分別領辦1個牽頭課題和1個專項課題。按照單位自查、巡回指導組審核、主題教育辦審查的方式,經兩輪以上審視分析,最終確定調研課題近8000個。與此同時,各單位用好用活典型案例,開展典型案例解剖式調研,細化反面典型案例8種必選情形,省委常委會確定2個正面和1個反面典型案例,第一批主題教育單位確定正面典型案例163個、反面典型案例144個。
實情看得準不準、摸得清不清,直接關系到調查研究質效。按照“基層點題、上級解題”思路,創新調研選題方式,面向基層單位征集調研需求147項,組織26家省直單位將具有可行性的61項納入調研計劃,進一步增強調研的針對性、實效性。
省委教育工委聚焦“加快建設教育強省、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使命任務,小切口確定調研課題47個,深入基層教育部門和學校一線開展調研,共發現問題171個,制定整改措施261條。省醫保局緊盯“深化醫保領域改革,推進全省長期護理保險制度”等重點課題,運用分專題、分時段、分地域“三分法”開展調查研究……全省第一批主題教育單位黨員干部開展調研2.02萬次,沉下身子,深入一線,聽群眾呼聲、察基層實情。
調查研究既要深入調研、寫好報告,更要解決問題、辦好實事、為民造福,做好“后半篇文章”。各單位認真組織召開調研成果交流會,把問題有沒有解決、現狀有沒有改變、工作有沒有提升、機制有沒有完善等作為重要標尺,研究制定調研成果轉化運用清單。第一批主題教育單位調研成果轉化運用清單列出問題4293個,提出對策措施9610條,已形成政策規定2208項。
強化實干擔當 推動高質量發展見行見效
全力推動高質量發展,是這次主題教育的重要著力點。第一批主題教育單位和廣大黨員干部將主題教育煥發出來的學習、工作熱情轉化為攻堅克難、干事創業的強大動力,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中擔當盡責、走在前列。
——縱深推動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制定深度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升級版的指導意見,召開全省扎實推進長三角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大會,推動安徽更好更快在思想觀念上全面融入、體制機制上等高對接。緊扣“一體化”和“高質量”兩個關鍵詞,成功輪值舉辦長三角地區主要領導座談會,組織省黨政代表團赴滬蘇浙考察,全面學習先發地區好理念好做法好經驗。
——深入推進高水平創新型省份建設。制定在國家創新格局中勇擔第一方陣使命的指導意見,掛牌運行天都實驗室,揭牌成立國際數學與物理交叉科學研究中心,與中國科學院、教育部簽署三方共建中國科大協議。新獲批組建5家全國重點實驗室。實施科技型中小企業、高新技術企業、“專精特新”企業倍增行動,上半年創建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597家,科創板上市公司達24家、居全國第六。
——深入推進十大新興產業發展特別是謀劃建設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突出“科創+產業”,健全完善十大新興產業工作推進機制,實施重大新興產業基地新一輪三年建設規劃。搶抓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重大機遇,出臺加快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的指導意見,建立省領導包保整車生產企業機制。
——加快打造具有重要影響力的改革開放新高地。深化科研類事業單位“大包干”管理改革,推行職務科技成果所有權賦權改革試點,推動中國科大開展“賦權+轉讓+約定收益”創新模式。加快構建“投早投小投科技”基金叢林,推廣金融支持科創企業共同成長計劃,科技企業貸款較年初增長39%。開展“徽動全球”出海行動。上半年我省實際使用外資11.9億美元、增長33.8%。
人民群眾滿意不滿意,是評判主題教育成效的根本標準。要讓群眾叫好,必須向問題叫板。
我省堅持把為民辦實事作為主題教育的重要內容,建立“民聲呼應”工作平臺,形成“省級總統攬、廣泛集民聲、快速解難題、跟蹤抓督辦、源頭大治理”的長效機制。一位參保群眾表示,由于自己居住在省外,一直犯愁惡性腫瘤術后用藥報銷太少,看到省醫保局開通了“民聲呼應”反映訴求渠道,就把問題反映上去,沒想到第二天就收到了反饋。截至8月底,省級編發“民聲呼應”22期、反映問題368個,推動解決問題327個,帶動全省各級累計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2.81萬個,得到群眾廣泛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