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當涂經濟開發區、雨山經濟開發區兩份擴區方案獲省人民政府批準同意。擴區后,當涂經濟開發區規劃面積由391.69公頃擴大至945.74公頃,雨山經濟開發區規劃面積由470.12公頃擴大至964.65公頃。
當涂經濟開發區、雨山經濟開發區設立至今,入駐企業數量不斷遞增,園區核準范圍內土地已基本開發利用完畢,發展空間即將飽和,產業用地已無拓展空間。同時,土地集約利用程度較高,土地基本上已得到充分利用,僅靠提高土地容積率和土地利用率進行內部挖潛已難以解決大量產業和配套設施項目用地問題,區域正面臨無地可供的局面,極大地阻礙了園區的提質擴量增效。
擴區后,當涂經濟開發區將依托現有園區用地,進行邊界優化調整后,沿交通干道G205向南拓展,擴展空間,打造三個相對緊湊的產業園區,與周邊區域聯動發展,規劃形成“一軸一廊三區”的空間布局結構,由北向南,分別打造食品醫藥(生命健康)、智能家電(居)、新材料三個產業集群,形成產業體系更完備、經濟結構更合理、發展能級更高效的產業園區,為打造千億級、國家級開發區拓展空間。
雨山經濟開發區擴區后,將總體形成“一區三園”的產業布局。“一區”為南片區高端創新研發區,規劃重點引進央企國企、上市公司的高端研發、生產基地、區域總部。“三園”為西片區綜合產業園、南片區裝備制造及電子信息產業園、東片區節能環保產業園。西片區,結合現狀產業基礎與周邊產業聯系,規劃為綜合產業園;南片區,跨越采石河發展,在高端創新研發區東側擴大電子信息產業規模,規劃為裝備制造及電子信息產業園;東片區,規劃節能環保產業園,加速節能環保產業集聚。
根據批復,下一步,當涂經濟開發區、雨山經濟開發區將進一步完善開發區發展總體規劃,做好與市國土空間規劃的銜接,積極謀劃產業發展路徑,有計劃、分步驟組織實施擴區工作。同時,兩個省級經濟開發區也將嚴守開發邊界,強化生態保護紅線、永久基本農田控制線、城鎮開發邊界控制線等剛性約束,節約集約利用土地,促進開發區高質量發展。
記者 張令琪 吳黎明 通訊員 張文靜 管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