謀深做實“五共”行動,匯聚向上向善力量。
近年來,特別是2022年安徽網絡文明大會召開以來,我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網絡強國的重要思想特別是關于網絡文明建設的重要論述,大力實施網絡文明內容共建、典型共創、素養共育、生態共治、成果共享“五共”行動,廣泛動員各方力量積極主動參與網絡文明建設,厚植網絡文明理念,強化網絡內容供給,優化網絡生態治理,實現網上網下文明建設互促共進、融合發展,為全面建設現代化美好安徽提供堅強思想保證、強大精神動力、有力輿論支持、良好文化條件。
舉旗鑄魂,唱響網絡“最強音”
如何深刻理解黨的二十大的主題?怎樣認識新時代十年的偉大變革?如何看待新時代新征程黨的使命任務?省委黨校、安徽日報社聯合策劃推出《二十大精神20講》系列微黨課,專家學者聚集,深入淺出闡釋,為廣大黨員干部群眾深入學習領會黨的二十大精神提供優質網絡學習資源,收獲眾多好評。
我省始終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網上宣傳擺在重中之重,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為主線,在展現輝煌成就中闡釋思想偉力,在描繪美好前景中奏響時代強音,努力推動黨的創新理論走心走深走實,團結和引領廣大網民與黨同心、跟黨同行。
安徽新聞網推出“安徽紅色精神”系列評論,安徽廣播電視臺打造融媒理論節目《理響新時代》,中安在線常態化開設“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新時代新作為新篇章”專題……全省主流媒體加快推動主力軍挺進主戰場,做強做優重大主題宣傳,讓黨的創新理論通過互聯網“飛入尋常百姓家”。
蕪湖市推出《二十大精神我來說》微視頻,通過個人故事展示全市十年發展和城市變化,網絡瀏覽量超1000萬次;亳州市在“開學第一課”等節點推出多期短視頻,生動宣講黨的二十大精神,吸引大批黨員干部群眾在線學習……各地運用網民喜聞樂見的方式,把科學的理論講透徹,把深刻的思想講鮮活,學理論、悟思想的熱情在千萬江淮網民中持續升騰。
崇德向善,畫好網絡“同心圓”
一幀幀動畫,生動展現太和縣種糧大戶徐淙祥心懷天下倉廩的情懷;一段段視頻,真實記錄“中國好人”李培生、胡曉春用心守護黃山的信念。一批批優秀作品在互聯網上收獲海量點擊點贊,先進典型的事跡傳遍江淮、響徹神州。“我們都是收信人!”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回信激勵江淮兒女接續奮斗、砥礪前行。
良好道德風尚,滋養網絡空間。合肥市制作“榜樣力量伴我行”網絡文明模范人物倡議海報,邀請典型代表發聲,倡導網絡文明新風;阜陽市創辦“阜陽發布廳”,通過微信公眾號和視頻號展示阜陽榜樣、潁淮先鋒……一位位模范人物引領風尚,一件件身邊好事打動人心。全省持續開展網上“我推薦我評議身邊好人”活動,大力宣傳好人事跡,點贊凡人善舉,厚植崇德向善、見賢思齊的精神沃土。
文明辦網、文明用網、文明上網,網絡文明素養牽系千家萬戶,更關系青少年健康成長。我省將網絡文明素養教育實踐基地建設,納入全省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方案進行統籌部署,選取部分地市進行探索試點。滁州市依托“一鎮一公園兩街區一社區”,打造網絡文明實踐教育實體空間。蕪湖分三年打造20個網絡文明實踐、網絡文化培育、網絡人士統戰、網絡普法宣傳、網絡媒介體驗、網絡文明E站等不同功能的網絡文明素養基地。
唯有風清氣正的網絡空間,才符合人民的利益和期盼。全省堅持以綜合治網管網凈化網絡空間,持續推進“江淮凈網”系列專項行動,依法打擊各類網絡不文明行為,以徐徐新風推動網絡空間霧霾漸散、天朗氣清。從開展長三角區域網絡媒體網絡名人聯動傳播黨的二十大精神系列活動,到打造全社會參與的網絡文明志愿者隊伍,我省廣泛凝聚行業力量、名人力量、網民力量,積極構建和諧網絡環境,大力營造網絡文明新生態。
以文化人,構筑網絡“百花苑”
“攜手共建網絡文明家園,讓正能量陪伴我們每一天;攜手共建網絡文明家園,讓真善美充滿網絡世界……”省委網信辦推出的歌曲《網絡文明E起來》邀請各行各業的基層工作者共同演唱,動感活力的旋律、朗朗上口的歌詞,在互聯網上迅速傳開,在江淮青年中廣泛傳唱。
美好網絡文化,營養精神食糧。我省堅持以健康向上文化塑造網絡空間,大力挖掘豐富文化資源和厚重人文積淀,實施網絡內容建設工程,創作推出一批網絡文藝精品,促進優秀文藝作品網絡傳播,不斷滿足廣大網民對完善精神文化產品的新需求新期待。
安慶市鼓勵黃梅戲團體登上熱門短視頻平臺,打造“網紅劇團”和“網紅演員”,擴大黃梅戲“粉絲”,擦亮黃梅戲名片;黃山市推出“山里DOU是好風光”鄉村振興公益項目,通過“走播游覽”“坐播交流”等方式,展示黃山美景、徽州文化和地方特產……全省各地積極推出有深度、有特色、有溫度的網絡主題活動和創新產品,展示獨具特色的文化稟賦,在潛移默化潤物無聲中增強徽風皖韻認同感和影響力。
共育網絡文化,共享網絡文明。“文明網絡、你我共建”安徽網絡文明公益海報征集活動,遴選展示140余件優秀作品,瀏覽量230余萬次。第二屆安徽省大學生網絡微電影展活動,全省大學生網民積極創作優秀正能量網絡作品。我省著力用優質網絡內容和優秀文明成果滋養人心、滋養網絡,廣泛動員全社會參與網絡文化建設,營造風清氣正的網絡空間,唱響嘹亮主旋律、凝聚強勁正能量,激發廣大網民特別是青少年思想共振、情感共鳴、行動共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