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至簡,實干為要。
7月31日召開的市委十屆四次全會發出了加快建設“七個強市”的動員令,在全市引發了熱烈反響。大家表示,要進一步堅定信心、錨定目標,拿出干的勁頭和拼的精神,把全會精神轉化為干事創業的實際行動,久久為功、持之以恒,匯聚起加快建設“七個強市”的強大力量。
綠色,是馬鞍山高質量發展的鮮明“底色”。只有生態優先,方能一馬當先!“我們將深入貫徹落實市委全會精神,深入踐行‘兩山’理念,持續深入推進環境污染防治,堅決打好藍天保衛戰。”市生態環境局大氣環境科科長汪梅花表示,下一步,將持續強化大氣污染防治常態化管控,全面啟動大氣污染源深度排查,對全市重點區域的企業、工地、汽修等各類排放源開展拉網式問題排查、整治,進一步強化大氣管理技術幫扶,推進重點排放企業調研,實施一批整治項目,推進大氣污染物減排,用高水平生態環境保護促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科技創新是高質量發展的強大支撐?!翱萍紡娛校前寻l展主動權牢牢握在手中的必由之路?!敝袊咭奔瘓F有限公司技術中心副主任黃金坤介紹說,多年來,十七冶高度重視科技創新,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超3%,擁有千余項授權發明專利。他表示,下一步,十七冶將深入學習貫徹市委全會精神,依托重點項目、平臺,繼續深耕智能建造、綠色建筑等領域,攻克關鍵核心技術,應對“卡脖子”難題,創新體制機制,引進培育人才,打造高水平科研團隊,提升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水平,打造十七冶科技創新品牌。
智能制造是發展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的重要手段。市經濟學會會長洪紹明認為,市委十屆四次全會充分研判馬鞍山未來發展方向,提出建設智能綠色的制造強市,是進一步整合我市既有資源,瞄準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方向,高質量推進馬鞍山市智能制造裝備產業發展的重大舉措。洪紹明建議,梳理、整合我市現有智能制造裝備企業、產品,結合行業發展趨勢,全力打造智能制造裝備產業集群,加快建設綠色智能的制造強市。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市司法局宣傳教育科副科長鄭欣表示,市司法局將深入貫徹落實市委全會精神,立足“一個統籌、四大職能”,以高質量法治服務助力“制造強市”建設。下一步,市司法局將高標準做好“無證明城市”建設試點,科學制定試點方案,統籌各方資源推進方案實施,力爭在全省率先建成“無證明城市”;扎實推動公共政策兌現和政府履約踐諾專項行動,加大履約力度,加快兌現進程;以服務型執法創優法治化營商環境,持續完善“三單一庫”執法惠企新品牌,落實執法惠企行動,推動規范文明執法,構建起事前精準指導、事中優化服務、事后包容免罰的全流程服務企業新機制,著力打造一流法治化營商環境。
建設農業強市,產業振興是關鍵。當涂縣護河鎮黨委書記曹建華表示,要深入學習貫徹市委全會精神,面向未來、錨定目標,鉚足干勁做好鄉村振興各項工作。堅持黨建引領,穩妥推進耕地功能恢復工作,積極實施8500畝高標準農田提升工程,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突出糧油特色產業發展,持續招引糧油深加工項目,下大力氣做好“農頭工尾”農業增值大文章。培育鄉村產業新業態,新建數字農業工廠1個,培育市級以上新型經營主體2家。塑造全域美麗鄉村新格局,推進青山客廳、佘家省級美麗鄉村中心村、全鎮水系聯通及岸坡整治項目建設,推動美麗鄉村區域化、塊狀化、景區化發展,全力創建全省鄉村振興先行示范鎮。
千秋基業,人才為先?!拔覀儗凑帐形珪鞔_的方向,不斷深化特殊技能人才技能評價?!笔腥耸驴荚囋焊痹洪L范家木說,2022年,我市在全省率先出臺特殊技能人才技能評價辦法(試行),打破學歷、資歷、年齡、比例等限制,突出職業能力、工作實績,讓“黑手套”員工也能破格“評職稱”。下一步,我市將不斷完善評價辦法,堅持“一企一策”,結合國家職業標準和企業崗位實際,幫助企業制定符合企業實際用人需求的特殊技能人才評價標準;加強業務培訓,提升企業評價工作水平,推動建立特殊技能人才評價常態機制;建立健全特殊技能人才評價質量管理工作體系,徹底打通“黑手套”員工晉升通道,讓更多技能人才引得來、留得住、發展好。
文化是城市的基石。文化的力量,如靜水流深,深深滋養著一座城市的精神氣質和價值內涵。市委全會提出建設獨具魅力的文化強市,這讓國家一級演員、市藝術劇院副院長仝婷倍感振奮。“見證了東方文明曙光的凌家灘文化,傳承千年的李白詩歌文化,激情燃燒、為國爭光的鋼鐵文化……這些都是獨具魅力的馬鞍山文化。提升文化軟實力,加快建設文化強市,需要包括文藝工作者在內的全體馬鞍山人共同努力?!辟阪帽硎?,作為一名文藝工作者,自己將深入學習貫徹市委全會精神,堅定文化自信,堅持守正創新,銳意攻堅克難,創作更多獨具馬鞍山魅力的文藝作品,讓更多的人認識馬鞍山、認識馬鞍山文化,不斷提升馬鞍山文化知名度和影響力。
記者 任德玲 季晨辰 鄔剛 吳黎明 況安軒 余萍
通訊員 李林玲 姜斯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