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do id="owmae"><xmp id="owmae">
  • 您的位置: 馬鞍山新聞網 > 要聞 > 正文

    探訪安徽楚文化博物館——金戈鐵馬去 楚風漢韻長

    2023-07-26 11:40:02 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


    戰國彩繪鳥紋漆盤。

    安徽楚文化博物館供圖


    東漢嵌松石鏤空龍紋金帶扣。

    安徽楚文化博物館供圖


    春秋三足羊首銅尊。

    安徽楚文化博物館供圖


    觀眾在安徽楚文化博物館里欣賞楚國金幣。

    駱先洋攝(人民圖片)

    楚國是先秦時期重要的諸侯國,自先祖熊繹立國江漢以來,延續800余年,成為“春秋五霸”“戰國七雄”之一,在中華文明發展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篇章。楚國在江淮流域的經營長達400多年,最后的國都位于壽春(今安徽省壽縣)。安徽境內以壽縣為中心發現了大量楚文化遺存,為了解楚國歷史提供了豐富的史料。

    走進位于壽縣的安徽楚文化博物館,一件件珍貴文物無聲訴說著楚國的精彩故事,將人們的思緒帶回那段金戈鐵馬的歲月,也將包容開放、大膽創新的楚文化展現在觀眾面前。

    青銅重器彰顯高超工藝

    安徽楚文化博物館坐落在壽縣新城區壽春城國家考古遺址范圍內,建筑面積1.5萬平方米,是全國唯一以“楚文化”命名的博物館,2022年6月正式對外開放。博物館建筑彰顯楚人“四方筑城”“荊楚高臺”的建筑理念,以灰、白、紅為主要色調,既有巍巍古風,又具現代氣息。“博物館珍藏文物1萬余件(套),其中涉楚文物700余件(套),國家一級文物230件(套)。”安徽楚文化博物館副館長常遠霞介紹。

    館內設有“安徽楚文化”“壽縣文明史”兩個基本陳列和“壽春壽文化”專題陳列。“安徽楚文化”陳列包括序廳、立國江漢、東進江淮、徙都壽春、楚韻悠長5個單元,重點展現楚國經營江淮的400余年。

    在“安徽楚文化”陳列入口處,放置著一件莊重大氣的青銅鼎。“這叫‘楚大鼎’,又名‘鑄客大鼎’,原件保存在安徽博物院,這是按照1∶1比例復制的。”安徽楚文化博物館專家許建強說,楚大鼎出土于原壽縣朱家集(今屬淮南市謝家集區)楚幽王墓,重約400千克,是迄今發現春秋戰國時期最大的青銅圓鼎,體現了楚國高超的鑄造工藝。楚國青銅器源自中原,以裝飾生動、富于變化聞名。

    楚國東進江淮的過程中,先后消滅群舒、蓼等方國,并與吳、越、蔡等國長期對峙、博弈,促進了區域文化交融,衍生出江淮地區獨具特色的楚文化。春秋時期的鹿首銅蓋鼎、三足羊首銅尊均為舒國文物。鹿首銅蓋鼎器身略似鹿狀,鼎口一端呈鹿首狀隆起,鼎腹一側飾鏤空扉棱,與鹿首相呼應,構思巧妙。

    三足羊首銅尊由蓋和器身兩部分組成。蓋呈圓形扁平狀,正中間置一橋型小鈕,邊緣一段半圓弧形豁口卡住羊頸部,另一端向外延伸,略呈扇形并下斜,象征羊尾。腹身一側外凸成羊頸狀,口沿上部鑄成羊首,頸與尊腹相連。此尊造型生動、獨特,在同類器物中實屬罕見,是安徽楚文化博物館7件“鎮館之寶”之一。

    1955年發掘的蔡昭侯申墓是壽縣重大的考古發現。墓中出土文物584件(套),大部分為春秋晚期蔡國青銅器,多件器物鑄有銘文。其中,豆、鑒、盤、匜、尊、簠等器型源于中原地區,或稍有形變;鼎、敦、缶等與楚國青銅器形制相同。

    展廳里有壽縣出土的“蔡侯申”升鼎。此鼎無蓋,侈耳敞口,束腰平底,腹周壁飾云紋,腹內有6字銘文標明主人身份。升鼎是春秋戰國時期楚系青銅器的代表性器物之一,只有國君級別的高級貴族才能使用。蔡昭侯墓出土7件形制相同的升鼎,屬配套使用的一組列鼎,與蔡侯申的身份地位相匹配。

    壽縣壽春鎮西圈戰國墓出土的越王“者旨於睗”劍是安徽楚文化博物館所藏青銅兵器中最珍貴的一件。此劍由劍身、劍格、劍柄和劍首四部分組成,柄上有兩道凸箍,用綠松石鑲嵌出精美的勾連云紋。劍紋格上的鳥篆文“者旨於睗”表明劍主人為越王勾踐之子鼫與。此劍入葬蔡國貴族墓中,反映越滅吳后越、蔡兩國的友好關系。

    戰國獸耳蟠虺紋銅方壺出土于壽春城遺址,是楚國青銅器精品。此壺方口,長頸向下內束,鼓腹,底內收,方圈足底座。頸部兩側置一對獸形耳,獸首向外,作爬行狀,前足各銜套一環,環上飾斜角云紋,獸身和四足分別飾鱗紋和細毛紋。壺身飾蟠虺紋、凸弦紋、“十”字形凸棱紋等。

    金鈑啟節再現楚國繁華

    一面由金鈑組成的三角形金山,在燈光照射下發出耀眼的光芒,吸引了許多觀眾駐足欣賞。“這些都是壽縣出土的戰國時期楚國金鈑,即楚國的貨幣,又稱‘郢爰’金鈑。”許建強說,“郢是楚國都城的名稱,爰有3種釋義,分別為交換、價值單位和稱量的意思。”金鈑略似龜板狀,一邊寬,一邊稍窄。此外,還有楔形金餅、圓形金餅等不同形制的金幣。爰金是楚國獨有的黃金貨幣,受到各諸侯國歡迎,使用范圍廣泛。

    鼎盛時期的楚國幾乎占據了整個中國南方,有“楚地半天下”之說。發達的工商貿易為楚國稱雄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1957年出土于壽縣壽春鎮邱家花園的鄂君啟金節,是戰國時期楚懷王頒發給鄂君啟運輸貨物所用的免稅通行憑證,分為舟節和車節。金節用銅鑄成,表面以錯金工藝鑲出文字。節文記錄了從鄂地到楚都的水陸交通路線、車輛與船只的配置、沿途所享受的特權等。其中,車節節文規定,一次最多通行50輛車,一年內往返。鄂君啟金節反映了江淮地區與楚國中心區域交通商貿聯系緊密,為研究楚國稅制、符節制度、商貿活動等提供了極為珍貴的實物資料。金節原件分別入藏中國國家博物館和安徽博物院,展廳里展示的是復制品。

    “鄂君啟的商貿船隊不僅能到達長江以南的湘資沅澧等較大的水系,還能深入楚國邊緣地帶桂東北的支流,由此可見楚國疆域廣闊、商業繁榮。”許建強說。

    楚國漆器是楚文化最鮮明的特色之一。壽縣雙橋鎮出土的戰國彩繪鳥紋漆盤,外髹黑漆,內髹深褐色漆,并以紅、黃、白三色漆彩繪紋飾。盤中央繪有兩只呈環繞狀的黃色鳳鳥,兩鳥之間繪花卉。向外為一周草葉紋帶,再向外是一周紅漆勾線“S”和點紋相間的紋帶,最外圍飾一周花鳥紋帶,盤沿用紅漆繪制點線相間的紋帶。此盤畫工精細,色彩艷而不俗,是戰國時期罕見的漆器珍品。

    楚國遷都壽春后,壽春很快成為擁有數十萬人口的繁華都市。館藏附加绹紋圜底大陶甕、矮柄灰陶豆和灰陶盆等文物,反映了楚都壽春的市井生活。附加绹紋圜底大陶甕可以容納數百斤糧食,說明當地人口大量聚集。繩紋陶井圈反映了古人的制井工藝——沉井法,這種方法至今仍應用在交通設施建設中。

    楚風漢韻傳承不息

    秦楚之爭幾乎貫穿了整個戰國時期,兩國文化在斗爭中不斷碰撞交融,互相影響。公元前223年,楚被秦所滅。秦統一六國后,歷二世而亡,被漢王朝取代。漢王朝的建立者劉邦出身于楚文化積淀豐厚的江淮地區,漢代思想文化藝術等多個方面延續了楚國遺風。

    “安徽楚文化”陳列第四部分展示了楚文化在信仰、美術等方面對漢代的影響。楚人信仰多元,祭祀之風盛行,漢代亦有各種巫術、方術、神仙術流傳。漢代的漆器、絲綢、畫像磚等在裝飾題材上深受楚文化影響,延續了楚文化中以神話和自然為主的奇異內容和浪漫色彩。

    “以館藏漢代蟠螭紋銘文鏡為例,此鏡內外弦紋間用細凸線順時針方向飾4組8條抽象卷曲纏繞蟠螭紋,基本沿用了戰國時期楚國銅鏡的紋飾,但又有一些細微的變化。兩周弦紋之間有一周小篆銘文帶,這在楚國銅鏡中較為罕見。”許建強說。

    西漢淮南國、東漢阜陵國先后建都于壽春,在此留下了豐富的漢文化遺存。在“壽縣文明史”陳列中展出的東漢嵌松石鏤空龍紋金帶扣也是該館“鎮館之寶”之一。此帶扣用細如毫發的金絲焊接成8條龍的眼、嘴、須、爪及云紋等,再在龍身上鑲嵌大小不等的金珠及松石飾物,精美華貴。紋飾采用鏤空、隱現的高浮雕藝術手法,展現了螭龍騰云駕霧、若隱若現的狀態,靈動而神秘,令人驚嘆漢代工匠的精湛技藝和審美品位。

    [編輯: 吳傲飛 審核:王小明 戎小平 ]
    分享到:
    相關新聞
    回到首頁
    99ri国产精品,久久久久综合给合狠狠狠,在线观看视频亚洲,激情六月丁香婷婷
  • <bdo id="owmae"><xmp id="owmae">
  •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激情一区二区三区成人| 久久久久香蕉视频| 91av国产精品| 污网站免费观看污网站| 天天射天天爱天天干| 国产精品99久久免费观看|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无码| www国产亚洲精品久久久| 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久浪潮 | 免费国产小视频在线观看| 五级黄18以上免费看| aaaaaaa一级毛片| 狠狠色综合网站久久久久久久| 女人战争之肮脏的交易| 俺来也俺去啦久久综合网| avaaddamshdxxx| 波多野结衣免费观看视频| 成年女人毛片免费观看97| 四虎成人影院网址| 久久精品国产四虎| 视频一区精品自拍| 成年女人黄小视频| 免费看片aⅴ免费大片| av天堂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波多野结衣一区二区三区高清av|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影院一蜜桃| 亚洲国产福利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激情综合网| 欧美日韩在线视频| 国产浮力第一影院| 久久伊人男人的天堂网站| 老公去上班的午后时光| 婷婷四房综合激情五月在线| 亚洲美女大bbbbbbbbb| xx视频在线永久免费观看| 涩涩涩在线视频| 国产精品一卡二卡三卡| 久久五月天婷婷| 精品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 在线天堂中文官网| 亚洲av综合av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