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這邊老年人多,茶余飯后都喜歡來小廣場嘮嘮家常。希望能完善一下廣場的公共設施。”雨山區五村小區居民反映道。
了解到群眾需求后,平湖街道結合小區實際,對五村小區小廣場的宣傳欄和大舞臺進行改造升級,同時增設了健身器材、紅色鄰里樂園、涼亭等設施。
“小廣場的改造升級,既美化了環境,又為我們提供了休閑娛樂的好去處。”雨山區五村小區居民楊大爺高興地說。
近年來,雨山區平湖街道黨工委以服務群眾為立足點,打造一批“紅色物業”示范小區,切實發揮黨組織在小區治理中的引領作用,打通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
開展“紅色物業”建設工作以來,平湖街道對轄區23個居民小區開展物業管理大排查,同時按照物業管理現狀,劃分“好、中、差”三類小區,每類小區中選擇試點小區,打造“紅色物業”示范小區,發揮示范引領作用。“通過逐一對小區進行調研,摸清小區基本情況,建立負面清單,明確責任分工,‘點對點’精準解決群眾需求,做到逐條有反饋、件件有回音。”平湖街道黨工委委員、組織委員王燕介紹。
平湖街道堅持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在老舊小區中建立“N+3”服務模式,不斷提高居民幸福指數。突出黨員示范,強化服務理念,凝聚多方力量,組成N個“紅色幫幫團”。搭建黨群議事平臺,定期議事評事,開展“三進三亮”服務,做好聯戶幫困、矛盾調解、便民利民等工作。通過物業認領服務項目、黨組織領辦服務項目,提高解決問題的及時性、實效性。今年以來,平湖街道共推動辦理服務項目8個。
通訊員 楊慧 翟沁
[編輯:
吳曲波 審核:戎小平 審簽:王小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