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完成改廁726戶,預計今年底全部改廁到位。屆時,我們村1000多戶居民都能用上干凈的沖水式廁所。”7月5日,博望區博望鎮新隴村黨總支書記鄧成鳳看著正在修建的農村戶廁開心地說。
過去,新隴村多數居民家用的是旱廁,“如廁難、臭氣重”是長期影響農民生活和農村環境的“頑疾”,也阻滯了美麗鄉村的建設進程。
廁所雖小,可誰也離不了。它一頭系著民生,一頭連著文明。近年來,博望區高度重視農村改廁工作,積極把農村廁所革命納入惠民工程,按照“因地制宜、有序推進、整體提升、建管并重、長效運行”的原則,在全區集中開展戶廁改廁工作。
“之前誰都想把廁所建得遠遠的,因為臭呀。現在都想用著更方便,直接在院內改、在房子里改,因為現在的廁所異味少、干凈衛生。”新隴村村民芮志富把原來旱廁填了,直接在自家院子里建了新式廁所,整個院子居住環境更好了。
農村戶廁改革,看似小工程,但是真正實施起來并不容易。各家各戶情況都不一樣,既要應改盡改,也要符合要求。博望區充分發揮基層網格作用,用一張張小網格撬動基層大治理。
“叔,現在政策好,免費改廁,隔壁陳叔、王叔家都報名了,你家也報名嗎?”新隴村西隴自然村網格長夏小婷和網格員陳岑又來到了一戶居民家,做改廁宣傳與摸排。
鄧成鳳說,他們在改廁施工前,都會進行網格宣傳與摸排,將旱廁戶、改廁意愿戶等信息建冊,對存在顧慮的農戶,村里專人包保拿出可行性改廁方案,為改廁順利實施打下基礎。在改廁施工中,難免會發生鄰里矛盾,網格工作人員同步跟進化解,確保施工順利。
農村廁所革命,是鄉村振興的重要一環。記者從博望區農業農村水利局了解到,今年博望區已完成省市級下達的700戶年度改廁目標任務,目前正在全力完成區級3810戶年度改廁任務。
記者 王永霞 通訊員 聶園 蘇珍
[編輯:
吳曲波 審核:戎小平 審簽:王小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