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智改數轉”,讓馬鞍山市粵美金屬制品科技實業有限公司發生了脫胎換骨的變化。
人均產出由原來每人每天286件增加到現在每人每天850件,年產值由4.8億元增加到13.8億元。按如今的產值規模,如果回到開展“智改數轉”前,該公司大約需增加2200人。通過“智改數轉”,公司一年節約了1.5億元的人工成本。
馬鞍山市粵美金屬制品科技實業有限公司生產經理朱新亮說,2021年公司在相關部門的推動下,對生產線進行“智能化診斷”,采用數字化光纖伺服系統,實現對生產動態監控、故障智能診斷等功能;利用后臺系統,對生產財務、生產線物料、設備故障及人員操作等情況,進行統計分析;利用智能化設備系統、生產線控制系統,完成生產流程自動化。目前,該公司正積極開展企業數字化轉型,全力建設5G+工業互聯網全連接工廠項目。
今年以來,當涂縣通過開展“智能化診斷”,為企業“把脈問診”,幫助企業找出“問題癥結”,助力企業打通智能化改造堵點和難點。截至目前,該縣已經完成118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線下診斷工作。根據診斷報告,該縣經信部門將結合企業實際情況,促進企業加快“智改數轉”步伐,呈現“點上突破、面上推進、提速進階”的良好態勢。
“企業對‘診斷’后開出的‘處方’很有信心,準備從生產流程、倉庫倉儲物料、貨物運轉等方面加大投入力度。”馬鞍山市絲諾達針織品有限公司生產廠長陳占勇說,改造之后,公司產值將在原有基礎上增加50%左右,成本節約15%至20%,月產能由800多萬件增加到1000萬件。
馬鞍山廣源法蘭環件有限公司在接受“智能化診斷”之后,正著手制定相應改造方案,加快推動企業智能化改造。公司副總經理汪斌說,結合現有的生產管理系統運行情況,主要對設備管理、生產運營管理以及質量管理三大部分進行智能化改造提升,進一步提高公司智能化管理能力。
“智能化改造、數字化轉型是產業轉型升級的必由之路。”當涂縣經信局局長胡瓊說,該縣建立智能制造重點項目培育庫,遴選出基礎好、進展快、示范強的重點智能制造項目,逐一安排專人包保推進,并定期組織技術服務商組成專家團,上門為企業開展免費診斷,制定整體改造升級方案,引導企業明確產業鏈整合路徑,助力精準實施智能化升級改造。
該縣通過“機制+政策”,提升企業積極性。加快實施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三年行動計劃,設立智能制造專項扶持政策,明確創新平臺、機器換人等5方面14項智能制造改造項目的激勵政策,按設備投資額15%的標準給予一次性補助。搶抓“兩新一重”政策機遇,提升工業通信基礎設施共建共享水平。截至目前,該縣共建成5G基站430座,各工業集中區5G網絡實現全覆蓋。
同時,該縣通過“示范+推廣”,提升項目帶動性。選取粵美金屬作為標桿示范,導入戰略合作方海爾數字科技的工業互聯網應用模式,加快平臺打造、應用試點,預計年內改造完成后企業生產效率將明顯提升。積極推動機器換人等應用推廣,持續實施機器換人“十百千”工程,引導培育智能化工廠和數字化車間。截至目前,該縣共認定國家級綠色工廠2個和省級綠色工廠1個、省級數字化車間11個、應用機器人621臺套。
記者 吳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