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安徽省油菜機收減損大比武暨“三夏”農機化技術推廣田間日活動在當涂縣護河鎮舉行。
活動現場,隨著裁判員一聲令下,收割機轟然啟動,參賽選手們熟練地操作機器在油菜田里穿梭搶收。比賽結束后,考核組成員隨即開始測量留茬高度,測區內接樣槽掉落籽粒和脫粒機損失,作為收割損失率的測算依據。最終6名選手脫穎而出,分別獲得一二三等獎。
“推行新的機械化收獲減損技術后,我們每畝地可以多收40斤菜籽?!?2歲的參賽選手龍功林,是當涂縣綠梅水稻種植家庭農場一名經驗豐富的老農機手,每年收割前半個月,他會對農機進行保養和檢修,鎮農辦也會組織農機手進行操作培訓,最大限度減少機收損失。
據了解,作為承辦地的當涂縣綠梅水稻種植家庭農場,是省、市、縣農業農村部門標準化試驗示范推廣及實訓基地,每年承擔國家、部、省、市、縣各類現場觀摩會、技術培訓5次以上,2021年,農場生產基地作為當涂縣護河鎮油菜科技攻關核心示范基地獲得農業農村部第一批種植業“三品一標”示范基地認定。
近年來,當涂縣農業部門積極提高油菜機械化生產水平,通過推廣油菜收割新技術,努力將油菜收割過程中的綜合機損率控制在10%以內,最大限度保障夏收產量和質量。今年以來,護河鎮牢固樹立“減損就是增產”的理念,大力開展糧油機收減損、機播質量提升工作,通過搶前抓早,及時摸清小麥和油菜機收、水稻機插(播)農機作業供求市場信息,做好供需對接和信息發布,千方百計抓好農機具調度,指導農機手和新型經營主體有序下田作業。截至目前,護河鎮投入農機具120臺套,完成機械耕整地面積4000多畝,完成機收油菜6000多畝,機收率超過75%,機收小麥1.2萬畝,機收率超過80%,全鎮機收機播水平均高于去年同期水平。
記者 吳黎明 通訊員 姜斯娟
[編輯:
吳曲波 審核:王小明 審簽:秦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