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在手訂單已達3000余噸,今年產值有望突破20億元,創全新銷售業績。一季度企業入庫稅金1689.92萬元,同比增加84%。”5月10日,安徽國星生物化學有限公司總經理谷順明深有感觸地說,情懷是民企最美的風景。
這句話有生動的實踐當作注腳。疫情三年,他帶領企業實現連年逆勢增長,走在行業發展前列;他堅持綠色發展,寧愿不產一噸貨,也要首先解決企業環境治理問題,主持建設污水治理提標改造項目,實現企業廢水排放達到城鎮一級A標準,成為環境保護模范生;他熱心公益事業,每年帶領團隊開展助困、助學活動,用實際行動“恩報于社會,回饋于人民”……
成就“全國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
早在2000年,為打破國外壟斷,南京紅太陽集團技術團隊就攻克了吡啶堿生產研發技術,為中國吡啶堿自主生產提供了可能。但技術突破僅僅是第一步,要實現產業集群化落地,必須付出更大的努力。
2007年,南京紅太陽集團投資當涂成立安徽國星生物化學有限公司。谷順明與經營團隊來到當涂,開啟創業奮斗之路。2008年,國星生化吡啶一車間一次性開車成功,標志企業年產2.5萬噸吡啶堿關鍵技術集成及產業化項目順利落地運行,成功打破跨國公司近60年的壟斷格局,填補了國內吡啶堿產業鏈近乎為零的空白。
16年砥礪奮進,安徽國星成長為行業首屈一指的“全國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谷順明也一步步走上經營崗,負責國星生產經營工作。疫情三年,國內行業受困于資金、經濟下行等重重壓力,谷順明卻堅定行業優勢,堅持技術突破,其間主持10余項“降本增效”技改項目落地,實現企業精益化、智能化轉型,2022年企業更是逆勢登頂,實現生產經營歷史最佳業績,成為行業高質量發展標桿企業。
寧愿不產一噸貨,也要綠色發展
自2018年走上該公司總經理崗位以來,谷順明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寧愿不生產一噸貨物,也要首先打造綠色環保水平一流的高質量發展企業。
此前,谷順明就已經帶領企業技術團隊獲得了“一種在草甘膦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含磷廢水的處理方法”等環保發明專利4項,“一種甲基吡啶分離罐連續性微型油水分離系統”“一種磷渣過濾干燥裝置”等環保實用新型專利4項。多項成果在實際生產中得到了有效的推廣,這為他日后帶領企業轉型綠色環保型高新技術企業打下堅實基礎。
2018年,谷順明緊跟國家戰略步伐,堅持“內部要求高于外部要求”的環保治理理念,主持建設污水處理提標改造項目,該項目總投資1.28億元,于2019年6月正式建成投產。項目建成后,企業尾水排放達標《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2002)一級A標準,成為環境保護模范生。該項目的建成也標志著該企業成功完成綠色轉型,高質量發展的底氣和決心愈發堅定。
恩報于社會,回饋于人民
聚焦企業發展的同時,谷順明長期致力于公益事業,堅持“不忘初心,情系民族,恩報社會”的使命擔當,把“恩報于社會,回饋于人民”當作一件好事、一件大事來辦,帶領企業職工反哺社會,積極參與扶貧救災、捐資助學等社會公益慈善事業。
2018年,國星生化聯合多家企業成立我市唯一一家教育基金——馬鞍山市紅太陽教育基金會,打造“造血幫扶品牌”。基金會每年都會發放獎學金、助學金,此外,谷順明每年帶領企業員工開展“新春助學行”“金秋助學行”活動,資助留守兒童、困難學子。
2015年以來,國星生化已累計對外捐贈470余萬元,充分展現出民營經濟人士的情懷和民營企業的社會擔當。
記者 吳黎明 通訊員 管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