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辦婚宴真好,節儉不失隆重,村里紅白理事會志愿服務隊都來幫忙,大家歡聚一堂,村黨支部書記還親自給我們證婚。”剛當上新郎的當涂縣大隴鎮新豐村村民陳傳水說,選擇在村里的“新風堂”辦結婚喜宴,菜品都是家里人自己采購,相比到鎮上酒店操辦,起碼節省了一半費用,經濟又實惠。
原來,聽說陳傳水要辦婚宴,村里的紅白理事會成員就主動找上門來,打開村規民約小冊子,宣傳相關規定。陳傳水也參加過同村村民在村里“新風堂”辦的結婚喜宴,覺得挺好,便滿口應承下來。整場喜宴擺了8桌,每桌標準12菜1湯,費用不超過400元。
“以前村子里辦酒席攀比之風盛行,你家辦8桌,我家就辦18桌。如今,許多村民轉變觀念,自覺將婚事簡辦、新辦。”新豐村黨支部書記陳章俊說,之所以出現這一變化,是村規民約發揮了作用。該村依據“一約四會”制度機制,召開村民代表大會,推選出威望較高、樂于為群眾服務的鄉賢、退休教師、老黨員等組成紅白理事會。
移風易俗,要破更要立。村里通過村民代表大會進行充分醞釀討論,制定符合本村實際的《婚事新辦模式》《喪事簡辦模式》《紅白理事會章程》等,使村民辦事有章可循。村規民約出臺后,在各自然村進行公示,并通過村里的電子大屏幕、大喇叭循環播放,同時,組織村民簽訂移風易俗承諾書,建立健全紅白理事會工作機制。理事會對村內紅白事實施全過程監督,指導紅白事事主按照標準和程序辦理。村里還成立以村委會為主導的移風易俗監督委員會,對本村的各項節儉事宜進行監督。
新豐村的村規民約不僅僅局限于遏制婚喪嫁娶大操大辦,針對隨手亂扔亂倒垃圾、不敬不孝、婆媳不和、鄰里不睦、酗酒賭博等違背公俗良序的現象,也有明確的獎懲辦法。村民遵守村規民約的條款可以獲得積分,每季度可到村委會設立的積分超市兌換相應分值的獎品。為了配合村規民約的有效實行,該村每年都會組織開展“美麗庭院”“好婆婆”“好媳婦”等活動評選,給予入選村民表彰和獎勵,紅榜表揚;對表現不好的,則記錄在信譽檔案里。
引領鄉風文明,還要發揮黨員的示范帶頭作用。村黨支部開展黨員掛門牌、亮身份、作表率、比奉獻活動,把黨員身份亮起來,把黨員戶從村莊中標出來,增強黨員的身份意識和責任意識,激勵黨員實現“我是黨員我帶頭,我是黨員我奉獻”的承諾,全村56名黨員帶頭簽訂“門前三包三要”承諾書和移風易俗承諾書,激發黨員在鄉村治理、村莊環境整治、倡導文明鄉風、推進移風易俗等村級各項工作中積極奉獻、服務群眾的熱情。今年4月初,新豐村上榜我市“移風易俗示范村”。
記者 吳黎明 通訊員 張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