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制、過濾、冷卻、出漿……4月25日,記者走進位于馬鞍山綜保區的安徽多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只見生產線上一派忙碌景象,空氣中彌漫著“甜蜜的味道”。車間外,一輛輛大型貨車正在裝卸原料、產品。
“從企業到鄭蒲港碼頭只有四五公里,非常方便。”公司總經理助理丁玉波介紹,該公司主要生產糖漿,生產所需的原材料來自巴西、印度、泰國等國家。以前,原材料都是在上海港清關后走陸運才能到達。如今,原材料轉水運即可直接抵達鄭蒲港,為企業節約了20%-30%的物流成本。
2021年11月,安徽多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入駐綜保區,并于次年5月投產運行。“當初,我們選擇落戶鄭蒲港新區,一方面是看中了港口的區位優勢,可以為企業節約物流成本;另一方面,也是看中了馬鞍山綜保區的政策優勢,從境外直接進入綜保區的貨物在倉儲期間處于保稅狀態。”丁玉波表示。
一個綜保區——“境內關外”的特殊身份為區內企業大大節約了稅收成本;一處深水港——一期三個兼靠2萬噸級船舶碼頭在這里開航運營。兩端之間,一條物流鏈,串起了區港聯動新模式。
來自安徽飛遠國際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的集裝箱貨車,每天都在馬鞍山綜保區和碼頭堆場之間穿梭。為充分發揮綜保區保稅倉儲物流、分送集報、區港聯動優勢,該企業承接了馬鞍山綜保區內多家企業國外進口原材料入區物流業務。
“幾乎每天都要發貨,今年以來,進出馬鞍山綜保區1500多車次,高峰期一天進出上百車次。”總經理邢梁介紹,截至目前,公司貿易額已達1.18億美元,出口產品主要為白色家電、火車輪轂等。
2022年以來,鄭蒲港新區強化馬鞍山綜保區功能優勢,積極對接周邊地區奧克斯、美的、惠而浦等知名白色家電企業,利用綜保區3.5萬平方米保稅倉庫開展集貨,初步形成了區域白色家電集散中心和“綜保區集貨、鄭蒲港出運”的區港聯動新模式。
與此同時,鄭蒲港新區充分利用馬鞍山綜保區保稅貨物集拼的先天優勢,疊加港口功能,積極推動基礎設施互通互聯,加快臨港產業集聚發展,持續深化大物流專班建設,合作共建“飛地”港口,積極承接合肥江淮、大眾等新能源汽車業務。
為構建大物流體系,鄭蒲港新區確立“物流基地+物流節點+航運樞紐”分層次網絡布局,推進皖企皖貨“出海”。先后開通至福州江陰港江海直達航線、至上海港內貿定期班輪,破除鄭蒲港常年無穩定集裝箱班輪的局面,為本地及周邊地區外貿出口開辟了新通道。
持續發力,成績斐然。最新數據顯示,鄭蒲港新區今年一季度外貿進出口總額完成4億美元,同比增長104.4%。
記者 任德玲 張夢婷 洪錦帆
通訊員 丁劉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