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馬鞍山經開區,滿目青翠,鄉村環境整潔宜人。
“垃圾能換東西,真是大好事啊!”在銀塘鎮卸巷社區“生態美超市”,洗衣粉、肥皂、毛巾、牙膏等生活用品整齊地擺放在貨架上。憑借垃圾分類投放稱重獲得的積分“存款”,袁阿姨很快便兌換到心儀的生活用品。
“生態美超市”,美了環境,也美了百姓。為引導群眾養成垃圾分類好習慣,不斷改善村容村貌,社區設立了垃圾分類投放點,開設了“生態美超市”,通過垃圾分類積分兌換方式,不斷增強群眾參與環境保護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生態環境是宜居的根本。我們通過常態化開展環境衛生整治,探索推進垃圾分類,讓社區綠起來、凈起來、美起來,人人參與、共建共享的濃厚氛圍逐步形成。”卸巷社區黨委書記吳振印表示。
走進馬鞍山經開區,民風淳樸,文明風尚處處可尋。
“孝老愛親盡義務,家庭美德不能忘;紅白喜事要從簡,移風易俗風氣棒……”在引領文明風尚的進程中,銀塘鎮章塘村將文明村風、淳樸民風、清廉政風,在“規”與“約”中轉化成為一條條具體的行為規范,將其內化于心、外化于行,不斷提升村民文明素養,助力移風易俗深入人心。
崇儉尚德倡文明、移風易俗樹新風,這樣的景象正發生在銀塘鎮的各個角落。近年來,銀塘鎮通過宣教引導、示范引領、規范整治等多措并舉,確保實現移風易俗經?;?、婚喪事務規范化、民間習俗文明化,推動全鎮全面形成崇德向善、文明、節儉、科學的良好風尚。
走進馬鞍山經開區,人人奉獻,志愿服務遍地開花。
穿上“紅馬甲”,拿起掃帚、簸箕等工具,走進小區清理垃圾雜物……每周五,銀塘鎮銀塘社區都會堅持開展“清潔家園,倡導綠色生活”活動,用實際行動美化環境、扮靚家園。
“社區具有小區多、居住分散的特點。為不斷改善環境衛生,我們有效整合共建單位以及轄區單位志愿者力量,每逢周五便開展活動,打造出‘綠色星期五’志愿服務品牌。”銀塘社區黨委書記王明表示,隨著活動的深入開展,不僅吸引了越來越多的群眾從“旁觀者”變成“參與者”,更有效提升了轄區居民自覺愛護環境衛生的意識。
“志愿服務+理論宣講”“志愿服務+文明創建”“志愿服務+品牌建設”……年陡鎮把志愿服務作為賦能鄉村振興的重要力量,以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為載體,積極組織開展常態化、多樣化的“志愿服務+”活動,推動志愿服務觸角延伸到“最末梢”,實現貼心服務“零距離”。
從“一處美”到“一片美”、從“環境美”到“生活美”、從“外在美”到“內涵美”,近年來,馬鞍山經開區持續深化文明村鎮創建,堅持“塑形”與“鑄魂”相結合,推動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由表及里、形神兼備,不僅極大提升了村鎮文明程度和群眾文明素養,更在創建過程中不斷滿足百姓美好生活需要,讓廣大群眾擁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記者 劉挺 通訊員 張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