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年前,研一在讀的他當選為“2009年中國大學生年度人物”,并領頭承擔了安徽省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基金項目。他就是李智虎,安徽焓谷工程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
2004年,李智虎從山東農村貧困家庭考入安徽工業大學。2005年,李智虎進入安工大創辦的第一期創新能力試點班。這個班以創造學系列課程為載體,以課外科技活動為主渠道,以人文素質教育為核心,以課堂教學為主陣地,讓他養成了“路徑依賴”,看到一個東西就想改變它。
思想決定行動。一次打籃球歸來,李智虎非常口渴,倒了杯開水到自己保溫杯里,卻久久未能冷卻。他由此想到一個問題,并不是任何情況下都希望保溫杯保溫,能不能設計一種需要保溫時可以保溫、需要散熱時又有良好散熱效果的保溫杯呢?帶著這個問題他扎在圖書館一個月,查閱資料,刻苦鉆研。功夫不負有心人,通過借鑒變熱阻原理,李智虎成功設計出了一種新型的茶杯,這一成果還獲得了國家專利。從此,他在創新道路上一發不可收,讀書期間他一共申報國家專利15項,其中有4項發明專利。
“專利只有轉化為生產力才能為社會創造更多價值,而創業則是技術轉化的最優方式。這項專利給了我莫大的鼓勵。”李智虎表示,這既是他創新的開始,也是他創業萌芽生成的開始。
2009年5月,正在讀研的李智虎創辦了馬鞍山市天澤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公司主營太陽能制冷和余熱制冷產品,其產品被評為省級重點新產品,遠銷加拿大、澳大利亞、南非、尼日利亞等國。2010年12月,李智虎創辦了全省首家專注于“企業第三方能源解決方案”技術的服務型企業——安徽焓谷工程技術有限公司。
公司剛成立時,資金少、人員少、場地小、市場也小,唯一的本錢就是李智虎研究生期間主持研發的“利用低品位余熱的壓縮-吸收-擴散復合制冷技術”,該技術國內首創,解決了國內傳統低品位余熱利用率低的難題。“當時我們正好在學校參加了競賽,科創中心對我們的項目評價不錯,給我們提供了一系列幫助,包括工商注冊、稅務代辦、房租減免,這個也是讓我們留下來創業的一個重要原因。”李智虎說,企業發展壯大時,市委組織部積極落實各項政策補貼,馬鞍山軟件園為企業提供了人才公寓,解決了后顧之憂。近幾年,企業又有一些員工獲得了有關政策補貼,這為企業引入更多技術人才增加了籌碼。
當前,中國綠色低碳產業快速發展,安徽焓谷工程技術有限公司發展前景看好。“未來,我將充分發揮技術、人才和設備優勢,為工業企業節能降耗和綠色發展提供最佳的解決方案,努力打造成國內最專業的用能‘管家’。”李智虎表示。
文圖/記者 高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