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釀的酒味道特別甘醇,雖然沒加糖,但入口香甜像蜜糖一樣,回味無窮。”4月3日,記者走進位于當涂縣護河鎮青山村的“老王家酒坊”,糯米香撲鼻而來。王賜林與兒子王萬發正在用木甑蒸煮糯米以備釀酒。對于自己家的酒,釀了一輩子酒的第五代非遺傳承人王賜林言語樸實卻也自信滿滿,“老王家的酒從來不加任何添加劑。”
“釀酒原料我們選用的是本地產的三粒寸糯米,用這種糯米釀酒出酒量高、品質好。”王賜林介紹,青山老王家米酒在當涂縣護河鎮家喻戶曉,采用自己種植或者大公圩地區本地生產的優質糯米和蜂窩酒曲發酵糖化釀制而成,酒體顏色淡黃,聞起來具有糯米的醇香,入口綿軟回甜、甘醇濃郁。
泡米、蒸煮、冷卻、操作配料、發酵、過濾、老化、取酒……古法釀酒工序繁復,每一步都需要仔細和耐心。米酒蒸好冷卻完畢后,只見王萬發抖動右手撒下老王家秘制的酒曲,王賜林則不斷用力翻動攪拌糯米,“這是個力氣活,一定要把糯米和酒曲攪拌均勻,這關系到后面的發酵和出酒的口感。”王賜林說。
“我們這里比鄰大青山,有甘甜的青山山泉水,米也非常好。我們這的人就喜歡喝米酒,也喜歡釀米酒。”王賜林告訴記者,“從十五六歲時就跟著爺爺到大青山挑水釀酒,到現在已經50多年了,能堅持到現在就是因為喜歡,想把這種古法手藝一直傳承下去。”
老王家祖輩世代釀造米酒,到了王賜林的兒子王萬發這一代,已傳承六代近兩百年。時至今日,青山老王家米酒仍盛行當涂城鄉之間,且遠銷江蘇、浙江、深圳、上海、北京等地,這是歷代傳承人持之以恒、勤學苦練、德才兼收和傳承創新的成果。
“我們的酒不僅味道好,價格也便宜,普通老百姓都能喝得起。前兩天我們在當涂桃花節參展,有一群南京的游客過來買酒,他們說,一直聽說老王家米酒,終于找到了!”70歲的王賜林驕傲地說。
作為青山老王家米酒釀造技藝的第六代傳承人,王萬發在傳承父親手藝的基礎上也在開拓創新,“今年我們嘗試釀造了楊梅酒,市場反饋很不錯。后期我們也會根據市場需求,在堅持古法釀制的前提下,繼續開發新產品,拓寬市場銷路,增加更多網上的銷售渠道,讓大家都能品嘗到青山老王家米酒。”
記者 唐冰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