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寶武馬鋼長材事業部2號連鑄機正緊張熱試。該連鑄機項目是寶武馬鋼“十四五”轉型升級重點技改項目,設計能力年產方坯、矩形坯和小異型坯113萬噸,目前已進入試生產階段,投產后將為寶武馬鋼打造世界一流優特長材產品提供支撐。
技術改造,是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提高工業供給質量的重要途徑,也是擴大工業有效投資、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抓手。當前,我市制造業強市建設正處于爬坡過坎、轉型發展的關鍵時期,各生產企業追逐著發展的浪潮,以技改創新激活高質量發展“一池春水”,奏響新時代工業發展最強音。
“為深入貫徹全國兩會精神,我市將深入推進技改投資工作,努力實現技改項目建設提檔升級。”市經信局投資與規劃科科長黃遠凱表示,今年以來,我市持續深化“一改兩為”,深入落實制造業三年倍增攻堅年各項部署,堅持“項目為王”理念,計劃實施億元以上技改項目140個,不斷擴大有效投資,力爭制造業技改投資增長27%,促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
實施技術改造究竟意味著什么?對此,企業最有發言權。眼下,位于慈湖高新區的圣戈班管道系統有限公司正開足馬力趕訂單。產品銷售火爆的背后,是企業持續加大研發與技改投入力度。
“過去3年公司共投入1.5億元進行了智能化改造,產品品質及生產效率大幅提升,市場競爭力明顯增強。”該公司董事長邵先德表示,“得益于此,公司2021年銷售額增長77%,2022年銷售額實現三十多億元。”
“技術改造給企業帶來明顯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去年以來,企業已獲得各類獎補500多萬元,包括智能工廠方面獎補100萬元、企業級互聯網平臺方面獎補100萬元、省級數字化車間方面獎補50萬元等。”邵先德的話語中充滿了喜悅。
企業獲得“真金白銀”的背后,是我市出臺“推動新一輪高水平技改制造”技改政策。該政策在原有技改政策基礎上,降低了獎補門檻——設備總投入由300萬元以上降低至100萬元,提高了獎補比例——從最高8%提高至最高10%,抬升了補貼上限——單個項目補貼上限由200萬元增至500萬元。
一次次技術改造、設備升級,不斷為企業發展蓄勢賦能。傳統產業“脫胎換骨”,新興產業“強筋壯骨”,產業集群漸成規模。
今年,我市將以技術改造為龍頭,與智能制造、工業互聯網、綠色化改造、專精特新等業務及相關政策協同推進,努力推動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改造,形成工作合力,實現多方共贏。同時,全市將圍繞規上工業企業技術改造全覆蓋的目標,摸排、梳理未實施技改項目企業名單,分載體、有步驟地引導企業實施技術改造,并備案入庫。此外,我市將對月度上報各載體前20強技改投資項目,每月采取“請上來”“走下去”的方式,逐一會商,壓實責任,同時每月進行通報。
市經信局負責人表示,下一步,我市將深入挖掘工業技改需求潛力,加大政策支持和資金引導力度,加快推動工業企業技術創新、綠色化改造,為高質量發展注入新活力。
記者 鄔剛 通訊員 李朝展 張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