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春日陽光的照射下,池塘泛起粼粼波光,透過碧綠的水面,目光所及之處水草豐茂、魚蟹穿梭。3月29日,當涂縣烏溪鎮永保村養殖大戶楊元撐著小船,在自家承包的50多畝水塘來回查看水質,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村里推行生態養殖,實行水面水體生態保證金制度,現在不僅要管養殖,還要管水質,不能投放任何對水體有污染的物質,確保發展水產的同時不影響水質。”楊元告訴記者,這個塘口以前是別人承包的,去年11月份通過村里水面發包爭到的,剛接手時,魚塘水面漂浮物特別多,水還有一股難聞的氣味,用棍子一挑全是黑水。楊元接手魚塘后干的第一件事就是清塘換水,接著放養水草和螺螄,螺螄每畝水面要放養近500公斤,螺螄和水草能凈化水質。
“目前,全鎮已有1500余畝水面推行生態養殖水質保證金制度。隨著水面陸續到期,再發包時將完成生態養殖水質保證金制度全覆蓋?!睘跸偹a辦主任徐書龍介紹,2022年開始,該鎮以永保村、勝平村部分承租到期塘口作為推廣水產生態養殖第一批試點,調整水面發包方案,采取塘口承包底標加生態保證金形式進行公開發包。
該鎮專門成立了生態養殖領導小組,出臺《烏溪鎮全面推行水產生態養殖工作實施方案(試行)》。方案規定,承包期間水質達到生態環保要求的,享受分期退還生態環保金的優惠政策。承包期內不得采取污染水體等措施,不得有毀草撈螺、電捕魚等破壞水生態環境行為。對未落實生態養殖要求的,將沒收保證金用于水環境修復,對惡意破壞環境情況嚴重的,將立即終止合同,收回經營權,不予退還生態保證金,列入黑名單,并依法進行責任追究。
“實行水體保證金制度的目的是倒逼生態養殖,大多數水產養殖戶樂于接受?!毙鞎堈f,該鎮推廣以生物修復技術為核心的生態養蟹新模式,其核心就是“種草、投螺、混養、稀放、控水”,通過投放水草、放養螺螄、控制魚蟹投放量等手段,凈化水質。從目前看,實行生態養殖水質保證金制度后,發包水面水質普遍得到改善,恢復到了地表二類、三類標準。
“春養水生態,金秋魚蟹肥?!睏钤f,螺螄和水草不僅能凈化水質,還是魚蟹的好餌料,養出的魚蟹個頭大,自然能賣出好價錢。同時,讓人居環境明顯改善,再現了“河暢潤阡陌,碧水繞村落”的美景,生態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三者兼得,何樂而不為。
文圖/記者 吳黎明 通訊員 尤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