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好‘三農’基本盤至關重要、不容有失。”日前,市農業農村局黨組書記、局長陳鵬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全市農業農村系統將深入貫徹市“新春第一會”精神,拉高標桿、奮勇爭先,著力“改作風、辦實事、優環境”,深入實施“兩強一增”行動,堅決扛穩糧食安全重任,加快推動農業提檔升級,大力推進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著力提升改革發展質效,全力推進我市農業農村現代化走在全省前列。
以更大決心守牢糧食安全底線。全市農業農村系統將全力穩定糧食生產,積極謀劃實施新一輪糧食產能提升行動,多措并舉提升糧食產能。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新建、改造提升高標準農田12.5萬畝,加快農田水利“最后一米”建設,深入開展農田管護網格化管理試點。以“小田變大田”改革為引領,推進“農田四變”改革集成,打造“最美農田”示范品牌,改造新增“小田變大田”15萬畝。
以更細舉措促進農業提質增效。我市將深入實施“兩強一增”行動,推進科技強農、機械強農向全鏈條、全過程延伸,加快農業“四新”科技成果轉化,深入實施種業振興行動,加快數字農業農村建設,加快推進農機報廢更新,加快關鍵領域“機械換人”,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主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邁上新臺階。
以更強引擎帶動產業提檔升級。我市將圍繞優勢主導產業提升,做好“土特產”文章,開發鄉土資源,突出地域特點,打造“一縣一特”“一鎮一業”“一村一品”,實現鄉村產業可持續發展。同時,瞄準長三角等重點地區聚力招大引強,推動農產品加工業做大做強,強化農業品牌建設,實施鄉村休閑旅游精品工程,帶動鄉村產業全鏈條升級。
以更高標準建設宜居宜業鄉村。我市將持續推進農村人居環境“三大革命”“三大行動”,全域開展村莊清潔行動,加強村莊公共空間整治,引導農戶實現“四凈兩規范、四勤兩參與”。新建美麗鄉村省級中心村20個,建設美麗宜居自然村661個,提高美麗鄉村建設標準,在完成硬件建設任務的基礎上,融入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成果,繪就和美鄉村新畫卷。推動落實“121”本地就業計劃、“8+1”綜合救助體系、開發鄉村公益性崗位等一攬子穩就業措施,促進城鄉共同富裕。
以更大力度深化農村重點改革。“全面推進集成改革,持續放大疊加效應。”陳鵬表示,我市將探索多種形式“大托管”服務模式,新增“大托管”服務面積15萬畝。擴大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長30年省級試點范圍,積極探索推廣機動地調節、收益補償等經驗做法。鞏固提升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和“三變”改革成果,帶動更多村集體和農民分享改革收益。農民收入水平和集體經濟發展繼續領先全省。
以更實作風優化為民為企服務。陳鵬還表示,全市農業農村系統將持續改進工作作風,完善“線上+線下”信訪工作機制,清單化、閉環式抓落實,有效解決涉農民生訴求。堅持頂格推進,嚴格落實億元以上項目領導聯系包保制度,專人專班服務。制定全市農業產業化發展政策,對農業產業發展、農業品牌創建、示范載體建設等6類實施精準支持。
記者 鄧婷婷 通訊員 沈瑛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