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奔流急,競進氣勢雄。2023年是不平凡的一年。
這一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開局之年。
這一年,是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五周年。
我市近期出臺《馬鞍山市2023年推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五個一”突破行動方案》(以下簡稱《行動方案》) ,提出在全市范圍內開展“五個一”突破行動,梳理54項對標創新舉措,實施60個重點項目,為我市乘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東風,在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道路上加速奔跑注入了新動能。
爭做區域一體化“急先鋒”
春風又綠江南岸。比明媚春光更讓人振奮的,是我市熱情擁抱長三角“朋友圈”的澎湃熱力。翻開《行動方案》,可以看到這樣令人振奮的字句:深入實施國家戰略,加快在一體化工作中取得一批突破性進展、標志性成果,努力在推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上爭做高地。
把握時代脈動,馬鞍山站在長三角一體化的風口上,收獲新驚喜。回首2022年,全市緊扣一體化和高質量兩個關鍵詞,加速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交通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全面提速,統籌推進南京都市圈、合肥都市圈建設,加速毗鄰地區融合發展,實現寧馬、合馬所有毗鄰片區跨界一體化發展全覆蓋;加快與滬蘇浙產業協同聯動發展,引進長三角地區億元以上項目290個。
展望2023年,我市將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聚焦重點領域、重點區域、重大平臺、重大項目做好一體化文章,助力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市發改委區域合作辦公室(長三角一體化發展辦公室)負責人介紹,根據《行動方案》,2023年,我市將以推進都市圈建設為重點,在全市范圍內開展“五個一”突破行動,重點圍繞對標學習、港口突圍、毗鄰融合、平臺共建以及項目攻堅等五個方面工作,實施“一批對標創新舉措”、打造“一個江海聯運樞紐”、建設“一批一體化合作示范區”、培育“一批重大合作平臺”、推進“一批重大合作項目”,以項目化、清單化推動我市一體化工作取得務實成果。
高質量融入“五個一”
《行動方案》中,突破是一個重要的關鍵詞。機遇,從不會給因循守舊的人帶來奇跡。豁然生動的新氣象,向來孕育于銳意變革的勇氣之中。
深化對標找差突破。我市將實施“一批對標創新舉措”,建立健全對標學習機制,對標學習滬蘇浙,著重聚焦發展舉措、政策制度、營商環境等方面,探索實施一批改革創新舉措。
推動港口突圍突破。我市將打造“一個江海聯運樞紐”,以北岸鄭蒲港區為突破口,充分發揮深水岸線天然優勢,協同南岸中心港區、慈湖港區,推動建設“飛地港”,實現“皖貨皖出”,加快打造蕪湖馬鞍山江海聯運樞紐。
加快毗鄰融合突破。我市將建設“一批一體化合作示范區”,堅持以毗鄰地區率先突破為示范引領,以江寧-博望新型功能區為突出核心,健全毗鄰地區一體化發展機制,推動寧馬、合馬各毗鄰片區深度融合,實現協同化、一體化到同城化的質變。
促進平臺共建突破。我市將培育“一批重大合作平臺”,圍繞上海、南京、合肥等中心城市產業和創新資源溢出需求,培育一批產業和創新合作平臺,深化合作模式和利益分享機制,提升平臺建設水平。
加速項目攻堅突破。我市將推進“一批重大合作項目”,聚焦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產業創新協同協作、生態環境聯防聯治、公共服務共建共享等重點領域,加強項目謀劃,加快項目建設,全力做好要素保障,加速一體化發展從“二維紙面”向“三維空間”實體轉化。
54項舉措與60個項目
蓄足勁、鼓足帆,馬鞍山挺脊梁、立潮頭。
干事、謀事、求發展,一股精氣神,在一江兩岸升騰。
《行動方案》中的兩個附件《“五個一”突破行動對標創新舉措清單》《“五個一”突破行動重大平臺項目清單》是我市推進長三角一體化打基礎、謀長遠的生動詮釋。
在實施“一批對標創新舉措”中,我市確定“杭嘉湖”為對標學習對象,重點對標嘉興市、湖州市,著重聚焦發展舉措、政策制度等方面,全面梳理54項對標創新舉措,細化年度工作任務,確保對標學習工作走深走實。
在推進“一批重大合作項目”中,我市堅持項目化帶動一體化,進一步梳理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國家規劃綱要、“十四五”實施方案及各領域專項規劃,持續謀劃一批順應國家政策導向、符合我省戰略部署的項目,充實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項目庫,動態化管理,滾動實施。2023年實施一體化發展重點項目60個。
《行動方案》還提出強化督查考核,重點任務落實情況作為2023年度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考核重要內容,納入政府目標績效考核。市相關部門采取“四不兩直”方式,對各成員單位進行督查檢查,緊盯發現的問題,建立清單交辦和跟蹤分析機制,逐項解決。
向外看、引進來、走出去,與優者對標,向強者學習,與快者“賽跑”。在長三角一體化的賽道上,一“馬”當先,蹄疾步穩。
記者 鄔剛 通訊員 王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