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進入旺季,我們正全力趕訂單保證市場供應。”3月2日,在位于含山經開區的安徽海立精密鑄造有限公司,工人胡業云、唐超、王來蘭等人正在缸蓋車間進行下料作業,一件件精致的汽車零部件擺放整齊。
干凈整潔的缸蓋車間有12條自動孔加工生產線,每條生產線上,5個機器人正有條不紊地生產……據了解,安徽海立持續推進技術創新,自動化生產程度達90%。生產的高度自動化,也讓企業有了競逐新賽道的信心。
以“變”應“變”,安徽海立成功跨界汽車零部件市場,多元發展取得新成效,企業核心競爭力不斷增強。安徽海立總經理繆劍暉介紹,2013年,安徽海立在鑄造產業聚集的含山扎根落戶,秉持著“綠色鑄造,精心鑄就,有限資源,無限循環”的發展理念,歷經10年發展,安徽海立從傳統的黑色鑄造,進入新興的有色鑄造;從熟悉的家電領域,拓展到成長中的汽車零部件領域;從初期的國內市場,開拓至國際市場。目前企業年產鑄件達10萬噸、年產機加工零部件1.1億件、年產值突破10億元,產品出口連年增長。
“未來,安徽海立將堅定轉型發展、產品升級的戰略定位,在復雜多變的市場環境中抓住產業發展機遇,提升企業數字化生產和研發能力,加快智能工廠和人才隊伍的建設,以實現產業多元發展和健康發展,致力成為中國鑄造行業綠色工廠的標桿企業。”海立集團總經理助理、安徽海立董事長崔榮生介紹。
現階段,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正處于快速擴張階段,帶動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產品市場快速增長。新能源產業在汽車輕量化的技術趨勢下,給有色鑄造行業帶來了新一輪的發展契機。“安徽海立積極搶抓新能源汽車產業‘風口’賽道,成功跨界汽車零部件市場,并持續推進技術創新,不斷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借助于產品的品質優勢,安徽海立已構建起覆蓋全國三十多個發達城市的銷售網絡。同時,產品還出口日本、土耳其、法國等國際市場,外貿交易額逐年攀升,形成了內外銷兩大主渠道比翼雙飛的市場格局,企業抗風險能力顯著增強。”繆劍暉說。
記者 蘇自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