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全社會救助體系、大力發展養老事業、創新基層社會治理……”2月26日,記者從市民政局獲悉,2023年全市民政工作重點任務明確,將在鞏固提升已建成老年食堂(助餐點)的基礎上,新增城鄉老年食堂(助餐點)86個;新增村級養老服務站39個,開展對1353戶特殊困難老年人家庭適老化改造等多項惠民服務。
聚焦群眾冷暖,守牢民生底線。今年,我市將嚴格落實民政兜底保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各項政策措施,做到應兜盡兜。加快健全“8+1+N”的分層分類社會救助體系,推動低保擴圍增效,重點關注城市困難群體。完善城鄉低保和特困人員供養標準常態化增長機制,建立政府救助與慈善幫扶銜接機制,發揮好臨時救助“救急難”作用,兜牢基本民生保障底線。
聚焦滿足群眾養老需求,加快完善基本養老服務體系。今年,我市將制定全市推進基本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實施方案,編制市區養老服務設施布局專項規劃,健全市級基本養老服務清單,推進養老服務標準化建設。開展失能低保老年人集中托養、“平安智護”獨居老人關愛服務等專項行動。深化居家和社區基本養老服務提升行動,持續打造“小馬家護”“馬上送?!别B老服務品牌。全年新建村級養老服務站39個、老年助餐服務設施86個,完成家庭適老化改造1353戶。大力推進陽湖塘、朱家甸片區養老項目規劃建設,打造面向長三角的健康養老基地。
聚焦困難群體關愛保障。今年,我市將落實分散特困供養人員照料服務,提高失能半失能特困人員集中供養率。鞏固含山縣全國未成年人保護示范縣創建成果,織牢未成年人保護網絡,實現全市鄉鎮(街道)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站建設全覆蓋。開展康復輔助器具特色產業園建設,提高殘疾人“兩項”補貼和孤兒基本生活保障標準,持續增強特殊困難群體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創新基層社會治理,促進城鄉社區更加和諧。今年,我市將完善村(社區)工作事項準入制度,推進村(社區)減負增效。加強基層社會治理隊伍建設,構建基層管理服務平臺,推進智慧社區建設,完善“網絡化+網格化”模式,推進社區治理現代化。今年內計劃建成社區客廳20個;探索建設民政社區服務綜合體,年底前力爭建設6個以上。加大社會組織培育,激發社會組織發展活力。支持引導社會組織參與基層治理和鄉村振興;擴大社區社會組織“微創投”項目范圍,做到城市社區平均擁有不少于10個社區社會組織,農村社區平均擁有不少于5個社區社會組織。深入推進社區(村)慈善基金建設,力爭實現城區社區慈善基金全覆蓋。
優化基本社會服務體系。今年,我市將深化殯葬領域改革,加快推進市殯儀館搬遷項目,規范運營市級城市公益性公墓,加強城鄉公益性公墓管理,出臺市區惠民殯葬政策,大力倡導殯葬文明新風。規范開展婚姻登記“市內通辦”業務,不斷推進婚姻登記服務便利化??偨Y推廣和縣婚俗改革創新經驗做法,著力培育具有馬鞍山特色的優秀婚俗文化。
記者 廖嵐鈞 通訊員 俞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