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蘇萬物,催人奮進。2月17日,走進位于和縣經開區的天能電池集團(馬鞍山)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車間里,機器轟鳴,生產熱火朝天;廠區內,車輛穿梭,產銷兩旺。
作為中國電池工業的龍頭企業,2020年底,投資50億元建設的天能新能源產業園項目落戶和縣經開區,成為和縣招商歷史上最大的單體工業項目。2022年6月,天能一期項目投產,并于當年實現了12個億的銷售額,超額完成了既定目標,跑出了令人驚嘆的“天能加速度”。
聚力創新,擁抱“智造”,天能以智能制造賦能高質量發展。“圍繞制造業三年倍增行動計劃目標,今年,公司將通過引進智能制造項目,推行標準產能管理模式,大力建設全流程數字化、體系化管理,確保公司萬套人效、制造成本降低及綜合退貨目標的達成。一季度,我們將奮力實現8個億的營收目標,力爭奪取‘開門紅’乃至‘全年紅’!”該公司生產經理孫權信心滿滿地說道。
爭分奪秒不放松,鉚足勁頭抓生產。和生產一線的工人一樣,充滿信心和期待的,還有該公司總經理助理林超。作為天能一名基層管理的“老將”,林超與團隊成員一道攻堅克難,在荒地上建成了現代化工廠。過完年,他也一直處于馬不停蹄的狀態。他告訴記者,目前,公司正在進行智能制造工廠建設,項目組已經完成了硬件設備的安裝和MOM平臺(制造運營管理系統)的搭建,部分工序已經進入調試階段。項目竣工之后,全新的生產模式將極大地提高產品質量,提升生產效能,增強企業的綜合實力。
優存量,擴增量。記者在現場看到,天能一期項目的一側,天能二期特種動力電池項目已經動工建設。二期項目將建設全自動連涂生產線、全自動裝配線等。項目建成后,可形成年產1700萬KVAH高性能特種蓄電池及儲能系列電池的生產能力。
“我市‘新春第一會’吹響了‘緊扣高質量、全力拼經濟’的號角,提振了精氣神、激發了新干勁。企業獲評‘制造業三年倍增突破年’活動先進集體,全公司上下備受鼓舞,也更加堅定了企業發展的信心和決心。我們將深入貫徹市委‘新春第一會’精神,立足一個‘拼’字,緊緊圍繞一期項目年度營收35億元和二期項目年前建成并投產的總目標努力奮斗!”林超說,兩期項目全部建成投產后,這里將成為天能集團在安徽的又一個“百億級”生產基地,“公司將加快推動天能二期項目早竣工、早投產、早達效,同時吸引更多上下游企業落戶,推動產業集群集聚發展,為馬鞍山地方經濟發展貢獻力量。”
記者 黃瑩 通訊員 常興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