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創新者強,惟創新者勝。2022年安徽省發明專利百強排行榜日前揭榜,十七冶居全省第13位、全省建筑行業首位。這表明,將科技創新置于高質量發展核心地位的十七冶,創新潛能日益激發,核心競爭力不斷增強。
創新機制 激發活力
十七冶加強創新機制保障、科技攻關布局、多層次的科技平臺建設和全流程的知識產權管理,以持續不斷的自主研發、技術革新和成果轉化支撐企業高質量發展。
據了解,十七冶修訂發布《建設工程專項施工方案編制指南》《智能建造機器人應用指南》等9項企業施工質量標準手冊,配備各類智能化設備535項;注重將專利技術變成企業工法、工法形成標準,深化BIM應用驅動數字建造、智慧建造,提升項目綜合管理和整體效益;依托國家企業技術中心、國家技能大師工作室等創新平臺,搭建科技人才成長成才階梯……
目前,十七冶累計有效專利授權近4600件,其中發明專利超900件。創新活力競相迸發打造了核心技術群,有力支撐了馬鋼新特鋼煉鋼、西交大國際陸港醫院等重大工程優質履約。
技術引領 鑄造品牌
為打造品牌工程,十七冶利用產學研相結合、自主創新和引智相結合,項目重大專項和群眾性的技術革新、創造發明等途徑,不斷將廣大員工創新合力轉化為高質量發展新動力。
蘭州奧體中心是西北地區最大規模的體育場集群,項目面臨的黃河之濱復雜地質條件樁機施工、體育場罩棚異形懸挑結構及雙向扭曲鋼桁架安裝等建造難題在世界范圍內都極具挑戰。十七冶圍繞項目建設開展科研專題研究32項,在國內創造了由一家單位獨立承擔奧體場館群建設的新紀錄、國內大型體育場館群建設速度最快紀錄。
致力轉化 創效增益
工程項目是企業的盈利中心,更是企業創新的策源地、試驗場和成果轉化地。十七冶圍繞降本增效的中心目標,大力推進創新成果轉化,提效增收。
G30連霍高速蘭州清忠段三分部項目橋隧比高達94%,十七冶項目團隊運用無人機航拍等智慧化技術手段便道選線。為解決光照持續時間長、溫差大對預制箱梁質量的不利影響,項目團隊通過技術創新,采用太陽能研發環保循環蒸汽養生棚,可節省變壓器采購、養護電費超百萬元。
景德鎮藝術職業大學項目團隊結合當地文化特色,在室內隔墻材料選擇中,充分利用陶瓷廢料制作保溫墻板,并研發了相應安裝新技術,安裝效率提高25%,降低墻體施工維護成本12.4%。
記者 余齊斌 通訊員 姚志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