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口怎么樣?”“有沒有出現味覺、嗅覺下降的情況?”……1月28日上午,兔年春節后首個工作日,在市中醫院專家門診診室內,市中醫院院長、副主任中醫師魏有剛正在為患者把脈問診。在一番望、聞、問、切后,魏有剛開出了藥方,詳細告知煎藥方法、服用時間,并叮囑患者“一個禮拜后再來復診”。
“未病先防、已病防變、愈后防復,針對新冠病毒感染,無論是預防、治療,還是治愈后防復陽,中醫藥都發揮了重要作用。”魏有剛介紹,去年年底,為深入貫徹落實“乙類乙管”政策,按照“保健康、防重癥”有關要求,市中醫院充分發揮中醫藥在疫情防控中的獨特優勢,通過充分整合資源,統籌調配,有力、有序、有效推動疫情防控醫療救治工作落實落地,牢固筑起一道中醫藥防護屏障,全力以赴守護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底線。
“未病先防”,治在未病之先。為此,市中醫院充分發揮中醫藥在疫情防控中的獨特優勢,構筑中醫藥免疫屏障。據介紹,2022年12月21-25日,市中醫院在其東院、金家莊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設置了中醫藥預防湯劑發放攤位,免費為群眾提供“銀花防感湯(2號方)”中藥防疫湯劑1.2萬余包。
此外,市中醫院還免費向一線防疫人員、居民、部分養老院老人發放熬制好的袋裝中藥防疫湯劑2萬余袋。一杯杯、一袋袋中藥,承載著無微不至的關愛,送到鄉村、社區居民手里,滿足人民群眾對中醫藥的需求,為“保健康、防重癥”貢獻中醫力量。
“已病防變”,治在發病之初。市中醫院充分發揮中醫藥在新冠病毒感染醫療救治中的特色優勢作用,在市衛健委的指導下,成立了市級新冠病毒感染醫療救治中醫專家組,對全市綜合醫院開展中醫救治巡診指導,開展中西醫聯合診療,共開具“一人一方”4000余服。同時,組織我市中醫專家組議定、升級新冠病毒感染中藥協定方,并在全市范圍內推廣使用,結合我市地域特點,制定了新冠中藥預防湯劑“壬寅防疫飲”、預防香囊“辟瘟香囊”。
“愈后防復”,對處于新冠感染恢復期的患者,市中醫院還通過線上指導、開設中醫調理門診等,對“陽康”患者進行中醫調護,取得了良好效果,得到了患者的好評。截至目前,該院已幫助2.1萬名新冠患者改善了不適癥狀。
此外,自“新十條”實施以來,市中醫院還做到“應收盡收”“應治盡治”,急危重癥患者自急診科收入病房不超過1小時。截至目前,市中醫院共收治新冠患者1000余人,其中75歲以上高齡患者600余人,治愈率達96%以上。
記者 楊正文
通訊員 夏雷蕾 潘明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