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雪迎春歌盛世,東風送暖步新程。當省城合肥落下2023年的第一場雪,秀美的皖南,游人如織;廣袤的皖北,生機內蘊。參加省兩會的代表委員們迎風踏雪,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飽滿的精神狀態履職盡責,向全省人民交上了滿意答卷。
筑基成勢寫新篇
走過極不尋常、極不平凡的五年,現代化美好安徽建設取得新的重大成就,積累了發展“家底”,加上國家戰略疊加賦能,為今后五年安徽高質量發展筑牢了堅實基礎,積蓄了強大勢能。
成就不凡、碩果累累。“翻閱《政府工作報告》,就像是在看一份亮眼的‘成績單’。”省人大代表、安徽銅草花現代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周紅振奮地表示,為安徽今天的成就感到自豪,對安徽在未來取得更加亮眼的成績充滿信心。作為一名人大代表,將牢記初心使命,圍繞全省發展中心大局,依法履職盡責,為讓未來的安徽更有看頭貢獻自己的力量。
今后五年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局起步的關鍵時期,也是我省奮力譜寫現代化美好安徽建設新篇章的關鍵時期。目標宏偉、任務艱巨,需要進一步凝聚人心和共識。對此,省政協委員、安慶經濟技術開發區黨工委書記兼管委會主任張劍深有感觸地說:“省兩會明確了今后發展的目標任務和重點工作,為我們繪就了宏偉藍圖、吹響了奮進號角。作為政協委員,將結合工作實際,進一步履職盡責,多建肺腑之言、多獻高效之策。也希望廣大江淮兒女團結起來、奮力向前,為加快建設現代化美好安徽貢獻力量。”
“深刻感受到經濟社會發展的強勁動能、躍升速度和硬核質量,但同時也認識到與長三角先發地區的差距。我將帶著省兩會精神回到基層,帶領群眾把《政府工作報告》有關部署落實落細,把握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機遇,因地制宜推動‘一村一品’,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激發鄉村振興活力。”省政協委員、來安縣三城鎮黨委書記孫安靜說,將結合三城水鄉特色產業和區位優勢,積極借鑒南京等周邊地區經驗做法,高起點、高標準規劃打造集生產、研發、服務、生活為一體的宜居宜業新三城。
發展永無止境,奮斗未有窮期。新發展格局把安徽推上了加快高質量發展的新風口,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有挑戰,更有機遇。“越是關鍵的時候,越要保持銳意創新的勇氣、敢為人先的銳氣、蓬勃向上的朝氣。”省人大代表、六安市副市長、霍邱縣委書記李煜表示,推動兩會精神落實落地,是全省上下共同的使命,“我們要保持戰略清醒、增強信心斗志,敢于同先進比高下,敢于同自己過不去,真抓實干、埋頭苦干,用辛勤努力、不懈奮斗,讓建設現代化美好安徽的藍圖一天天變成現實。”
穩中求進促發展
“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推動高質量發展,必須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
省政協委員、安徽財經大學副教授王姝文認為,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夯實產業基礎,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關鍵。王姝文表示,將積極圍繞高質量發展,重點聚焦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融合,擴大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在企業升級中的運用等方面開展調查研究,積極建言獻策,貢獻才智。
“我們將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省兩會精神,深化一產‘兩強一增’,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統籌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省人大代表、泗縣縣長王汝娜說,泗縣是“中國山芋之鄉”“中國金絲絞瓜之鄉”,要做優做強“土特產”,重點攻堅農產品精深加工,推動農業由大向強轉變,持續增加農民收入。還要加快實施“小田變大田”改革和“大托管”服務,推進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促進農村承包土地化零為整,農業規模化生產和集約化經營,為加快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奠定堅實基礎。
作為新委員,中科星圖測控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胡煜,為安徽制造業的發展成就和廣闊前景所振奮。胡煜認為,快速壯大的新興產業集群,將為安徽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支撐。“中科星圖作為合肥空天信息產業的龍頭企業,將以自主創新的數字地球產品為核心,努力帶動安徽空天信息產業的快速發展。”胡煜表示,要增強“慢進是退、不進更是退”的緊迫感,主動作為、乘勢而上,推動優勢產業融合集群發展,“有理由相信,安徽制造將繼續跑出新成績,迸發新動能。”
加快產業數字化轉型,做大做強數字產業集群,做優工業互聯網平臺服務體系……《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大力發展數字經濟,并明確了具體目標,令人充滿期待。數字經濟涉及到群眾生活的方方面面,如何融入發展新賽道,助推三產“鍛長補短”?“數字經濟大規模應用的風口已經逐漸到來,我們應該抓住機遇,加快推動空中成像等虛擬現實產業的技術展示與市場推廣,為產品找場景、為場景找產品,促進更多科技成果從‘實驗場’走向‘應用場’、走進‘大市場’。”省人大代表、東超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韓東成說。
《政府工作報告》對推動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提出具體部署。省政協委員、省政協副秘書長、民進安徽省委專職副主委王容川表示,要創新打造綠色發展增長極,發展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在解決企業融資方面,打造“新能源+綠色金融”模式,由金融機構根據綠色企業或項目在各發展階段的融資需求,開展多樣化綠色金融業務,為新能源和智能網聯項目等融資提供長期限、低成本資金,推動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
多措并舉暖民心
治國有常,利民為本。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是我們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政府工作報告》對穩定擴大就業作出了專門部署。“支持靈活就業,加強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保護,對于廣大靈活就業者來說,是一大利好。”省人大代表、淮南市心農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經理王明表示,各級政府要進一步細化相關方面的政策和措施,讓越來越多新就業形態勞動者享受到更為暖心的支持。
社會保障體系是人民生活的安全網和社會運行的穩定器。去年,我省退休人員養老金、居民基礎養老金穩步提高,低保、特困供養標準得到提升。“落實《政府工作報告》關于提升社會保障水平的部署,還需補齊農村社會福利方面的短板。”省政協委員、亳州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張慧芳建議,參照城鎮職工退休金制度,完善農村養老保險金持續增長機制,逐年提高農村養老保險待遇,進一步完善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和社會救助兜底保障的“一站式”服務,有效解決老人看病難題。
暖民心行動,“小切口”撬動了民生“大幸福”。截至去年12月底,我省10項暖民心行動監測的38項主要任務全面完成,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持續增強。省人大代表、馬鞍山市雨山區安民街道孫底社區黨委書記陶海玉表示,實施暖民心行動、辦好民生實事,是省委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思想的務實舉措。“‘一老一小’問題是民生關注的焦點,相關部門應繼續推進社區老年食堂、托幼中心等建設,把服務群眾、造福群眾作為社區工作的頭等大事,用情用力辦好民生實事,真正讓群眾看到變化、見到成效、得到實惠。”陶海玉說。
基層是社會治理的基礎,是黨和政府聯系、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政府工作報告》強調,要提升社會治理效能。”省政協委員、六安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司敏表示,面對復雜多元的基層治理訴求,不能只靠社區“單打獨斗”,還須凝聚社會各方合力,激發基層群眾參與社會治理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他們從基層治理“局外人”變成“自家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
在家門口就能看得上病、看得好病,是廣大農村群眾的期盼。“推進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建設,更好地保障基層群眾尤其是農村群眾醫療需求,是強化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重要舉措。”省人大代表、無為市市長匡健表示,春節在即,要進一步強化農村地區疫情防控,“要扛起責任,加強鎮衛生院、村衛生室醫療物資配備,加快提升醫療救治能力水平,最大程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一改兩為”勇爭先
去年“新春第一會”,省委部署“一改兩為”以來,各級黨員干部把群眾呼聲當作第一信號、群眾需要當作第一選擇、群眾滿意當作第一標準,用心用情用力解決好人民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在為民辦實事中,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政府工作報告》多次強調‘一改兩為’,我將向醫院干部職工傳達省兩會精神,繼續推動‘一改兩為’在醫院走深走實,落地見效,提升診療服務水平,進一步改善患者就醫體驗,持續提升患者就醫獲得感。”省人大代表,皖南康復醫院、蕪湖市第五人民醫院黨委書記、院長林丙來說。
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反映了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體現了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政府工作報告》指出,要加快城鄉融合發展,健全幫扶項目聯農帶農機制。“目前,黃山市已有459家企業和30家商協會,幫扶174個重點村和146個非重點村,投資興村項目635個,總投資額超29億元。”省政協委員、黃山市工商聯主席程景梁說,下一步,該市工商聯將以開展“萬企興萬村”行動為抓手,繼續動員激勵廣大民營企業和商會組織履行社會責任,錨定強農富農目標、做優鄉村產業項目、做強農村集體經濟,為踐行為民服務宗旨、促進共同富裕,貢獻工商聯的智慧和力量。
《政府工作報告》多處提到支持民營經濟發展問題,提出要落實民營經濟市場平等地位、放寬市場準入政策、清理政府采購和招標中的限制,保護民營企業產權和企業家權益。在省政協委員、桐城國軒新能源有限公司董事長江平看來,營商環境優化既包括硬環境優化,也包括軟環境優化,以前更多的是比硬環境,以后更多的是比軟環境。他建議,在軟環境建設方面,應在城市人口素質、城市法治環境、市場稅制環境、社會公平正義、建設廉潔服務型政府等方面發力,打造一流營商環境。
推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關鍵靠人、關鍵靠干部。省人大代表、黟縣縣委書記程寄縣表示,全縣黨員干部將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為工作主線,落實“一改兩為”要求,提振精神狀態,積極主動擔當作為,切實以過硬作風提質效、促落實、樹形象。“《政府工作報告》提出,高品質建設皖南國際文化旅游示范區,整體聯動推進生態型、國際化休閑度假旅游目的地建設。黟縣黨員干部要勇于擔當作為,敢于迎難而上,不斷提升發展質量和效益,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在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等方面日益增長的需要。”
藍圖已經繪就,實干托起夢想。代表、委員們一致表示,衷心擁護“兩個確立”、忠誠踐行“兩個維護”,將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認真學習落實省兩會各項決策部署,以愚公移山的志氣、滴水穿石的毅力,拉高標桿、埋頭苦干,一步一個腳印把各項事業推向前進,不斷開創現代化美好安徽建設新局面。(安徽日報省兩會特別報道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