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僅送米、油,還送藥、送口罩,時時刻刻、方方面面都關心著我,真的是太感謝了!”1月11日,在和縣歷陽鎮興圩村,78歲的脫貧戶季立玉從駐村干部手中接過“新春大禮包”后,不斷地表示感謝。
面對疫情防控新形勢新任務,連日來,我市鄉村振興系統始終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立足早發現、早干預、早幫扶、早關護,全力實現脫貧人口和監測對象疫情防控排查全覆蓋、救治全天候、幫扶全方位、守護全身心,最大程度保護了脫貧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
摸底排查“全覆蓋”
走訪救治“全天候”
“老人家,盡量減少外出,出門的話要做好防護、多加衣服,感覺不舒服隨時給我們打電話。”走進脫貧戶徐太金家中,送上口罩、布洛芬等醫用品,以及一張印有包保片干部、網格員、村醫姓名及聯系方式的愛心聯系卡,鄭蒲港新區姥橋鎮官塘村駐村工作隊隊長劉新峰叮囑個不停。
“像徐太金這樣的脫貧群眾、監測對象及困難群體,往往存在著防疫物資缺乏、購買能力有限、有基礎病等問題,了解掌握他們的情況及需求十分必要。”在劉新峰看來,村里120戶脫貧戶、1戶監測戶、864位65歲以上老年人的健康狀況信息臺賬,不僅要記在紙上,更要記在心里。
“突出抓好農村地區和重點人群健康服務保障。”2022年12月26日,在全省疫情防控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后,市委、市政府就貫徹落實會議精神提出部署要求。第二天,《關于做好全市脫貧人口和監測對象疫情防控服務工作的通知》印發,脫貧群眾疫情防控服務領導小組成立,一場情系脫貧群眾的疫情防控戰役高站位、高效率展開。
聚焦脫貧人口、監測對象等農民低收入人口,我市迅速組織開展脫貧人口疫情防控集中排查專項行動,全市4875名網格員和141個駐村工作隊、1521位幫扶干部展開全覆蓋走訪摸排,逐村逐戶逐項核查,確保不漏一戶、不落一人。重點摸清基礎性疾病老人、寡居人員和留守兒童等重點群體底數,動態掌握返鄉脫貧人口情況,詳細了解新冠病毒感染情況、防疫物資保障情況、冬季生產生活情況等,做到底數清、情況明。
“您好,我是太湖村的鄉村振興專干郝俊,我們村有名脫貧戶年紀大了,出行不便,想接種疫苗,你們能上門接種疫苗嗎?”日前,一個電話打到了含山縣銅閘鎮衛生院。很快,由村(社區)網格員負責帶路,村干部在旁協助,醫護人員將疫苗送上門,蔣臘姐在家打上了疫苗。
提升群眾自身防護能力,用心用情開展健康服務。連日來,我市以送宣傳單、廣播、口頭提示等方式,進村入戶宣傳防疫政策措施,開展防疫知識宣傳和健康生活引導,讓群眾坦然應對疫情;充分發揮縣級醫院、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等醫療機構作用,建立重點人群健康狀況信息臺賬,強化老年人疫苗接種,加強分類分級健康服務,通過線上電話、微信或線下走訪等方式,全方位進行健康監測、用藥指導等服務。截至目前,我市新完成60歲以上脫貧人口、監測對象接種疫苗1388人。
精準幫扶“全方位”
守護安全“全身心”
“我這兩天感覺身體不得勁,心跳有點快,你能否到我家來幫我看看?”“你在家里等著,不要到處走動,我馬上就來。”含山縣銅閘鎮大馬村,接到胡年英老人的電話,家庭醫生陳昌峰立即帶上藥箱、血壓儀、聽診器等趕到老人家中……
而在含山縣陶廠鎮銅廟村,脫貧戶喻世銀的兒子喻澤友高燒不退,家中沒有藥品,老人不會騎車,又購藥無門,急得是團團轉。得知消息后,村“兩委”、駐村工作隊迅速多方購藥,在第一時間將藥品送到了喻世銀的手中。“雪中送炭,最是可貴。”喻世銀感動不已。
雪中送炭、救困扶危是傳統美德,更是當下應對農村地區疫情防控挑戰、防止農村群眾因疫因病返貧致貧的重要對策。對此,我市堅持早幫扶、精準幫扶,完善“一查三幫四清”常態化走訪幫扶機制,及時為全市60歲以上重點人群每人發放4粒退燒藥,統籌發放口罩、消毒液等防疫物資1.78萬件。
同時,充分發揮“智醫助理”作用,對農村困難群體的家庭醫生簽約服務使用“外呼”功能,精確約定時間,方便困難群體咨詢就醫;全力落實抗原檢測和健康監測,每日入戶量血壓、測體溫,提高家庭醫生簽約服務質量;實行縣域內“先診療后付費”政策,為農村困難群體開通綠色通道,送醫院及時救治脫貧人口、監測對象230人。
在和縣功橋鎮,由鎮組織部門牽頭,通過衛健部門下發、大藥房代購、群眾自發捐贈等形式,短短數天,籌集了退燒藥546粒、感冒藥110盒、口罩5500只、體溫計120個,“共享藥箱”里溫情滿滿;在雨山區向山鎮向陽村,結對幫扶單位市審計局黨員志愿者送來了醫用外科口罩、N95口罩、消毒酒精、抗原試劑等防疫物資;在和縣善厚鎮皂角村,市發改委黨員志愿和愛心企業一起,為困難群眾送上慰問金,更組織采買了該村特色農副產品300余件……
眾人拾柴火焰高。連日來,我市持續開展“鄰里互助”活動,搭建互幫互助平臺,以送藥送醫、代購代辦及解決生活困難等為重點,為全市14953位重點人群平安抗疫、幸福過冬保駕護航;積極開展關愛慰問活動,各級幫扶單位、愛心企業、社會組織、志愿服務機構等,通過助學濟困、關愛老人、走訪慰問、消費幫扶等,捐贈御寒衣物、急救藥品、防疫物資,解決農產品銷售問題,讓“寒冬”不再寒冷。
記者 鄧婷婷 通訊員 陳志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