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年過古稀,但博望區丹陽鎮百峰村歐城自然村護林員陶榮林依舊保持著年輕心態,一邊巡山一邊哼著歌曲。
“在崗9年,全年無休,他以這2000多畝山林為家。”12月8日,百峰村負責農林業的黨總支委員何平安告訴記者,陶榮林自打從上一任手中接過護林員這個差事,便以山林為家,盡職盡責,他就是元山這片山林的“眼睛”。
“護林員,眼睛要好,耳朵也要好。”陶榮林說,別看他現在已經73歲了,但是眼神好使得很,耳朵也靈得很。今年3月份,陶榮林負責巡視的片區英沖山發生火災。當時還在家中的陶榮林,看到英沖山方向騰起煙柱,他立馬朝歐城自然村附近的制高點羊山上跑去,在跑上羊山的過程中,陶榮林還聽到英沖山方向傳來竹子被燒著后的爆裂聲,很脆很響傳得很遠。
“這肯定是山林起火了。”陶榮林立馬掏出手機,邊跑邊給何平安報告。跑到羊山最高處一看,情況和預想的一樣。由于上報及時,鎮上派來救火人員,一兩個小時就把火給滅掉了。
精準的判斷,來自多年護林經驗的積累。“是跑壞了無數雙鞋,用廢了兩輛電動車換來的。”陶榮林介紹,判斷山林是否起火,關鍵看“煙”:“一會兒就散了的煙”“沒有后勁的煙”,很可能是村民焚燒垃圾產生的煙,“要是‘煙頭’越來越高,山林起火的可能性就大了。”
這些年,陶榮林先后三次第一時間發現火情,第一時間上報火情,為相關部門及時開展滅火減災工作贏得了寶貴時間。
護林,森林防火工作只是其中一項,除此,護林員還要承擔防止盜挖盜伐的職能。“以前,防的是周邊村民因建房而盜伐筆直高大的經濟林木。”陶榮林告訴記者,現在防的是其他地方的人來村里盜挖“奇樹”“怪樹”,用作盆景、景觀樹。
“把山放在心上,山也會把你放在心里,把你當作自家人,告訴你一些‘大山的秘密’。”陶榮林說,他所巡的15個山頭,哪些地方長了“奇樹”“怪樹”,他都心中有數。這些“大山的秘密”,是陶榮林騎著電動車一趟趟巡出來的。之前,山里還沒有修路的時候,靠用雙腳巡山。后來有了石子路,就騎自行車巡山。現在,基本上每座山頭都通了柏油馬路,陶榮林巡山也用上了電動車。
有人覺得,護林員的工作枯燥乏味,甚至不起眼;也有人覺得居于林間偶聽蟲鳴鳥叫,冬賞雪夏看花,像是世外桃源。在崗9年,陶榮林覺得自己擔負的是一種責任和使命。
“我是一名黨員,村里信任我,我就不能辜負這種信任。”陶榮林告訴記者,作為一名老黨員,只要身體“在線”,護林員崗位就“不掉線”,要對得起這份信任,守好他的防火責任區域。
“其實,村里的護林員報酬低,陶榮林是憑著愛村愛崗的一腔熱血為村里作貢獻,365天都盯著眼前的山林。”百峰村黨總支書記齊道貴說。
在百峰村,像陶榮林一樣守土負責的護林員,還有吳祥禮和李昌能,他們日出進山,日落方歸,在森林防火的關鍵時期,一天不休地奔走在自己負責的林區范圍內,全力保障著林區的安全、老百姓的生命財產安全。
日前,農業農村部公布了2022年中國美麗休閑鄉村名單,博望區丹陽鎮百峰村名列其中。據介紹,博望區丹陽鎮百峰村境內有大小山峰百余座,植被覆蓋率達85%以上,有“天然氧吧”的美譽。“百峰村能上‘國字號’榜單,與陶榮林他們敬職敬業,守護百峰村這片綠色是分不開的。”齊道貴說。
用雙腿丈量山林的安全,用雙眼守望所及之處的濃濃綠意,陶榮林等三名護林員默默守護著百峰村未來發展的“金山銀山”。
走基層 看發展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大自然是人類賴以生存發展的基本條件”“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內在要求”。對于剛剛上榜“2022年中國美麗休閑鄉村”的百峰村來說,要讓綠水青山更加絢麗,以綠色為底色繪就壯美生態發展畫卷,就必須要保護好利用好大自然的饋贈。
守護一方綠水青山,人人都是護林員,人人都是大山深處的守望者。
記者 楊正文 通訊員 沈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