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真抓實干中持續增進民生福祉
——訪市民政局黨委書記阮兵
“黨的二十大報告對民生保障提出一系列新論斷,作出一系列新部署,為民政工作注入了強大動力,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11月24日,市民政局黨委書記阮兵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市民政部門將認真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的二十大精神上來,始終踐行“民政為民、民政愛民”的工作理念,堅持真抓實干、銳意進取,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
聚焦基本民生保障,切實兜牢底線。圍繞城鄉低保對象、特困供養人員、困難殘疾人、孤兒、農村留守兒童、流浪乞討人員等特殊困難群體,持續深化社會救助制度改革,健全分層分類的社會救助體系,保障困難群眾基本生活需求。鞏固拓展民政領域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實行防止返貧動態監測管理,按政策及時救助到位,做到應兜盡兜。建立低收入人口動態監測和常態化幫扶機制,年底前制定出臺《馬鞍山市建立精準幫扶城市困難群眾工作機制的實施意見》,提高社會救助的精準度和及時性。持續推進全市未成年人保護站建設,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權益。
聚焦基本社會服務,持續優化供給。緊扣老年人群體基本服務需求,深化全國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年底前制定出臺《馬鞍山市健全基本養老服務體系促進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重點優化孤寡老人服務,推動實現全體老年人享有基本養老服務。統籌發展養老事業和養老產業,深入實施養老助餐服務暖民心行動,推動老年助餐服務設施規范運營,提升群眾知曉率和滿意度。大力推進陽湖塘、朱家甸片區養老項目規劃建設,打造面向長三角的健康養老基地。持續深化殯葬領域改革,建成市級公益性公墓,強化農村公益性公墓管理,滿足人民群眾基本殯葬公共服務需求。
聚焦基層社會治理,創新提升效能。健全黨組織領導的基層群眾自治機制,促進基層民主規范有序開展,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層社會治理格局。加強城鄉社區治理服務體系建設,鞏固城鄉社區工作事項準入制度,加快智慧社區建設,年底前建成10個社區客廳示范點。持續加大社會組織孵化培育力度,有效發揮黨建引領作用,引導社會組織積極參與基層社會治理,助力鄉村振興。提升鄉鎮(街道)社工站建設水平,推行“五社聯動”服務新模式。大力發展公益慈善事業,推廣設立社區慈善基金,發揮慈善事業在第三次分配中的重要作用,促進共同富裕。
“讓人民群眾過上好日子、過上幸福日子,是民政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阮兵表示,市民政系統將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對標對表黨的二十大對民政民生工作的決策部署,凝神聚力“兜底線、保穩定、促發展”,踔厲奮發,勇毅前行,在全力爭做“三高地、兩先鋒”,奮力打造安徽的“杭嘉湖”、長三角的“白菜心”過程中展現民政擔當、貢獻民政力量。
記者 廖嵐鈞 通訊員 宋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