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設置居民公共休息設施,但不能破壞綠化、影響通行”“小區老年人多,我建議多設助餐點”……11月23日一早,花山區桃源路街道珍珠園社區文化站召開居民議事會,居民代表們就大家關心的社區大小事熱烈討論。
近年來,該社區堅持黨建引領,以居民需求為導向,建立健全議事協商機制,創新議事協商模式,破解基層治理難題,助力解決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取得較好成效。
有事大家協商 解決急難愁盼
參加議事會的,不僅有居民代表,還有社區“兩委”干部、網格員、物業公司代表、業委會代表。“今天我們在這里討論居民關心的社區大小事,請大家暢所欲言……”在珍珠園社區黨委書記吳媛媛的主持下,參會人員就小區增設居民公共休息設施、增加助餐點、物業管理等事宜,打開了話匣子。一條條意見建議開誠布公地提出來,一件件亟待解決的急難愁盼問題獲社區重視,現場氣氛不斷推向高潮。
“經過老舊小區改造,我們小區環境美得像公園。珍珠園小區五村、六村、七村居民建議安裝公共休息設施,這看似小事,卻關乎居民幸福感。”七村居民任林妹說。業委會代表潘文水回應,通過前幾次議事和投票表決,大家一致同意采購首批30條長椅,目前長椅安裝正持續推進。
一些居民代表還反映了老人“用餐難”問題。“五村前期開設助餐點效果良好,明年籌劃在一村再設一個。”吳媛媛表示,小區難以解決的事情,擺到臺面上議一議,大家一起協商解決,她將繼續發揮“領頭雁”作用,繼續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
“議事會不僅為我們提供了協商平臺,還讓我們老年人發揮余熱、參與小區建設。”熱心居民王彩琴對“接地氣”的議事方式表示認可。
線上線下結合 議事渠道更暢
戶外有居民議事長廊、室內有居民議事廳……有事就議、常聚常談,這樣的小區議事方式,已成為珍珠園社區基層黨建特色。
“目前,珍珠園社區轄珍珠園小區等3個居民小區,轄內共有住宅樓118棟、居民4500多戶、常住人口1.2萬人。我們以黨建引領基層治理,依托劃分的10個網格、23個黨支部陣地,設立了居民議事廳等,充分拓寬了居民參與基層社會治理的渠道。”吳媛媛表示,珍珠園社區建立健全“一軸四翼”工作機制,社區黨委牽頭,居委會、業委會、共建單位及其他組織聯動落實“五議兩公開”“三會一代辦”等工作。在珍珠園小區一村至七村改造期間,居民議事會發揮了大作用。老舊小區怎么改,居民自己說了算:荒地變健身廣場,衛生死角變車棚……如今,珍珠園社區各小區舊貌換新顏,不少矛盾糾紛也經議事協商得以化解。
“今年,我們與桃源派出所社區民警成立了‘珍珠園網上警民議事廳’,居民加入微信群后,可以隨時隨地在線上參加居民議事、反映訴求、表決事項,打破了時間和地域的限制,引導更多群眾參與自治。”吳媛媛說,今后,珍珠園社區將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為指引,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樹牢群眾觀點,貫徹群眾路線,創新協商方式,不斷提高服務群眾的能力和水平,把社區居民的“小事”當作自己的“大事”,努力構建鄰里互助、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層治理新格局。
走基層 看發展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舉措,著力解決好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珍珠園社區積極發揮居民議事會作用,在主動作為、主動服務上下功夫,探索健全公共服務體系、努力提高公共服務水平,可圈可點。居民議事會要提升治理質效,就必須要驅動黨建引擎,圍繞難點熱點,集聚民意,集思廣益,創新方法引領更多居民參與,讓居民有更多“發言權”,讓居民議事會真正辦成事。
記者 季晨辰 通訊員 郭海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