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 跑出高質量發展“加速度”
——訪市科技局黨組書記湯向陽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必須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這為我們謀劃推動科技創新工作提供了行動指南和根本遵循。”市科技局黨組書記湯向陽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市科技部門將堅持把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聚力培育發展新動能,跑出高質量發展“加速度”,全力推動黨的二十大精神在馬鞍山科技創新實踐中落地落實。
近年來,我市以創新為引領,緊緊圍繞制造業三年倍增行動,大力推動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取得明顯成效。全市研發經費支出占GDP比重達3.23%,居全省第3;完成技術合同交易額122.76億元,居全省第6;15項重大科技成果獲得2021年度安徽省科技獎,獲獎數量居全省第4;全市新增國家級眾創空間1家、省級以上重大創新平臺30個;培育高新技術企業712戶,備案科技型中小企業518戶。
“企業是創新的主體,是推動創新創造的主力軍。”湯向陽表示,市科技部門將在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方面持續發力,健全“雙創小微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高新技術企業”梯度培育體系,力爭到2025年科技型中小企業和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分別突破800家和1400家,實現“雙倍增”。加快構建龍頭企業牽頭、高校院所支撐、各類創新主體相互協同的創新協作體系,圍繞新材料、智能裝備制造、節能環保等重點產業大力培育科技型企業,凝聚我市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
“堅持創新引領,我市將在科研政策支撐、科技研發投入等關鍵環節上下功夫。”湯向陽說,將通過政策支持、孵化服務、金融支撐等多種方式,支持我市重點企業、高校院所聚焦產業需求導向,爭創省級以上重大創新平臺;支持我市行業龍頭或科技領軍企業牽頭凝練技術需求,提出重大科技項目研究方向和攻關目標。進一步強化科技金融融合,爭取更多金融資金支持企業科技創新。
“把更多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是我們當下的首要工作任務。”湯向陽表示,我市將貫徹落實《安徽省深化科技創新體制機制改革加快科技成果轉化應用體系建設行動方案》,積極開展有組織的科研攻關、有組織的成果轉化。引導支持企業圍繞關鍵技術設立研發機構,帶動更多規上工業企業開展研發活動;組織實施重大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支持科技領軍企業組建創新聯合體,加快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和產業化進程。
“長三角科技創新共同體的建設,為馬鞍山科技創新的融合發展提供了更多的‘想象力’。”湯向陽表示,我市將以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為契機,不斷加強主動對接上海的頻度和深度,積極引入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共建研發機構,大力推動長三角科技創新共同體建設,加強創新要素對接,支持我市企業與長三角大院名校共建新型研發機構和技術創新中心。支持我市企業在長三角地區設立“研發飛地”,開展招才引智。做好長三角科技創新券通用通兌試點工作,優化兌付程序,擴大試點范圍。積極參與長三角重大科技創新活動,強化政產學研合作,吸引更多優質企業和科技成果在馬落地轉化。
記者 楊正文 通訊員 王亞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