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日報記者 劉洋
近日,記者在銅陵市義安區東聯鎮永新社區看到,居民小區內的電瓶車車棚已基本完工。
“車棚投入使用后,能夠停放約800輛電動車,居民還可以在棚內就近充電。”東聯鎮人大主席夏虎彬說,該項目是東聯鎮“一號議案”項目,也是完全由群眾投票“投出來”的項目。
為回應群眾關切、提升民生事業發展水平,東聯鎮于2021年在銅陵市率先建立人代會“一號議案”制度。
“‘一號議案’由鎮全體人大代表投票選出,入選后將作為黨委、政府主抓項目予以推進。”東聯鎮鎮長黃一偉告訴記者,經過投票,該鎮“鎮域中干渠河道清淤護砌”和“永新社區電瓶車車棚建設”項目分別作為“民生大事”和“關鍵小事”入選。目前,“鎮域中干渠河道清淤護砌”項目正在加緊施工,“永新社區電瓶車車棚建設”項目即將投入使用。
以人民滿意為標準,把群眾的事辦好辦實、辦到群眾心坎上,東聯鎮成立“村干部跑辦代訪中心”。
今年5月,“村干部跑辦代訪中心”走進永豐村組織開展接訪活動,村民夏經蘭反映由于地勢原因,每逢下大雨,自己和鄰居家里就會進水,希望村里能新建排水涵。
“接訪的鎮政府領導核實情況后,當即決定由鎮、村共同出資建設,現在村里的排水涵已經修好啦。”夏經蘭高興地說,排水涵建好后,共有50多戶居民受益。
“村干部跑辦代訪中心”將接訪工作下沉、前移,變被動接訪為主動下訪,構建“主動下訪、干部代辦”的新型信訪問題化解機制。由各村和社區負責人每個月對轄區內存在的矛盾、群眾關切的問題進行梳理后上報至“村干部跑辦代訪中心”,東聯鎮依據問題的輕重緩急,每月確定1個接訪村,每月月初由該鎮主要負責人帶隊下沉到村接訪,村干部代訴群眾反映問題,黨員代表等補充意見,大家共同研究解決問題。解決方案確定后,東聯鎮每月中旬組織人員對辦理情況開展一次現場察看。每月月末,再進行一次回頭督查、總結提升,形成問題處置的閉環。
要提升民生事業發展水平,提高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歸根到底還是要提高鎮域經濟發展水平。今年2月,東聯鎮成立銅陵市首個鄉鎮“企業發展服務中心”,建立聯系走訪企業、問題領辦、會商協作、駐企辦公等制度。
“‘企業發展服務中心’采取‘把中心建到企業去’的形式,每月8日、18日由鎮黨委、政府主要負責人駐企辦公聽問題、解難題,每月28日再回訪企業、聽取企業評價。”黃一偉說,“企業發展服務中心”切實解決了服務企業“最后一公里”問題,成為該鎮與企溝通、為企解難的“金字招牌”。
東聯鎮還加強項目招引,建立產業發展導師輪值制度,2021年新落地項目19個,其中億元以上項目17個、10億元以上項目3個。去年,該鎮工業總產值達175億元,稅收超3.9億元,獲評銅陵市重大項目攻堅年先進集體。
東聯鎮還結合基層治理需要,在省內率先打造“智慧鄉鎮”項目。該鎮在疫情防控工作中成效顯著,2020年獲評“全省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集體”。2021年該鎮被授予安徽省“人民滿意的公務員集體”,今年,又榮獲全國“人民滿意的公務員集體”稱號。
(載11月20日《安徽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