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市“走出去”的步伐加快,“馬鞍山造”產品遠銷全球,其中,“一帶一路”沿線市場成為我市對外經貿往來重要區域。10月26日,記者從馬鞍山海關獲悉,今年前三季度,我市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總額85.5億元,同比增長16.2%。其中,出口63.1億元,同比增長2.7%;進口22.4億元,同比84.5%。
深耕“一帶一路”
擴大外貿“朋友圈”
10月25日,安徽金星鈦白(集團)有限公司營銷中心副總經理席祖盛正在安排當天的出口發貨:1030噸鈦白粉要出口,其中660噸發往印度,200噸發往土耳其。“大頭都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一帶一路’已成為我們主要的外貿市場。”席祖盛說。
金星鈦白是一家鈦白粉生產企業,其產銷量位居全國第二、全球第六,出口市場以東南亞和歐洲為主。席祖盛介紹,今年前三個季度,公司出口鈦白粉近11.3萬噸,其中對“一帶一路”沿線出口占54%,較2021年同比提升了2個百分點,出口主要國家為印度、土耳其、波蘭、馬來西亞、印尼等。
“下一步,我們還將著力提升產品品質,搶占細分市場,同時降低運營成本,提高產品在‘一帶一路’市場的競爭力。”席祖盛說,公司高度重視產學研合作,借助大院大所資源,進行新產品研發,針對不同行業、應用領域,開發不同型號的鈦白粉,滿足客戶多樣化的需求。
10月12日,寶武集團馬鋼軌交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簡稱“馬鋼交材”)又一批車輪發往俄羅斯,這已是今年以來該公司第11次往俄羅斯發貨。
“今年前9個月,我們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銷售收入同比增長65%,出口額占總出口額比重由去年同期的22%增加到41%,這增強了我們繼續開拓‘一帶一路’輪軸市場的信心。”馬鋼交材營銷中心副總經理葉金樓介紹,馬鋼交材在“一帶一路”的市場涉及俄羅斯、印度、巴基斯坦、越南、印度尼西亞、斯里蘭卡、孟加拉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出口產品包括機車輪、客車輪、地鐵車輪、貨車輪、輪箍、車軸及輪對。
“我們將根據不同國家和地區的實際情況,選擇不同的營銷模式,實現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合作共贏。”葉金樓說。
解決企業急難愁盼問題
揚帆“一帶一路”更順暢
“我們公司幾乎每天都要發貨,以前我每天都要跑到海關窗口辦理原產地證書。”安徽金星鈦白(集團)有限公司營銷中心計劃部經理周于龍說,自海關推出原產地證書自助打印服務以來,公司大部分原產地證書實現了自主打印,不用天天跑海關窗口。
今年9月,馬鋼交材順利通過海關總署認證,成為今年我市首家獲得海關AEO高級認證資質的企業。“拿到AEO高級認證這塊‘金字招牌’,我們不僅可以在國內享受到海關信用管理所釋放的通關紅利,即減少查驗、簡化手續、快速放行等,還相當于獲得一張企業開展國際貿易的‘綠色通行證’,有助于企業進一步開拓國際市場。”馬鋼交材關務負責人介紹說。
作為企業的“貼心人”,馬鞍山海關始終把聽企聲、解企憂,辦實事、促發展作為服務企業的重要抓手。結合“訪百企、解難題”“合暢2022”專項行動,馬鞍山海關與各縣區聯合舉辦重點外貿企業圓桌會議,做到監管有效、服務精準。據統計,今年以來,馬鞍山海關已調研企業35余家,接訪企業23家,召開企業調研座談會16場,召開政策宣講會4場,幫助企業解決問題42個。
文圖/記者 王永霞
通訊員 李松 許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