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到汪銀鋼,是在訓練場上,負重15公斤,爬上10層樓,只須1分半鐘。“快速登樓是消防員的基本功,已經爬了20多年了,速度已不如年輕時,那時只須50多秒。”汪銀鋼告訴記者,作為消防一線的“老戰士”,現在的一個重要職責是做好 “傳幫帶”,利用自己多年實戰經驗,傳授滅火救援技巧,提升隊員們的整體戰斗力。
說到見義勇為這個話題,汪銀鋼說,作為一名消防救援人員,本職工作就是“救民于水火,助民于危難,當人民群眾受到危難時,不論在休假還是在崗位上,都應該責無旁貸伸出援助之手,這是應該做的。
今年春節,多年未休假的汪銀鋼,被大隊特批了3天假。20多年了,他很少回老家過除夕,本想好好感受一下家鄉久違的年味,沒想到一到家,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
除夕凌晨2點,睡得正香的汪銀鋼突然聽見有人呼救,憑著職業的敏感,他一下子坐起。原來村民老吳在臥室內燒炭取暖,由于缺乏安全常識,門窗是緊閉的;半夜回家,發現妻子已經昏迷,一家人急得團團轉。
汪銀鋼連想都沒想,披上衣服就跑過去,采取抱式救人法迅速將老吳的妻子轉移出房間,并打開門窗通風。經驗告訴他,是炭火導致一氧化碳濃度過高而引起中毒,救人要緊,他隨即駕車沿著漆黑的山路直奔醫院。由于鄉醫院醫療設備有限,已不能處理當時的緊急情況,然后他又跟隨120轉到市里醫院。
第二天下午,老吳的妻子終于脫離了生命危險。醫生說,幸虧中毒前期送醫院搶救及時,才沒有造成更大的傷害。歸隊后,汪銀鋼沒有和任何人說起此事。后來,大隊收到老吳寄來的錦旗和感謝信,他的救人事跡才傳開。
1999年12月,汪銀鋼帶著父老鄉親的期盼光榮入伍。入隊23年來,他在生死考驗面前始終挺身而出、沖鋒在前,參加各類滅火救援救災3000余次,疏散和搶救被困群眾1000余人,默默奉獻堅守一線,多次與死神擦肩而過。入伍之初,因身體單薄,訓練時別人跑3000米,他跑5000米;別人練1遍,他練3遍、5遍,就是這樣年復一年日復一日的歷練,直到現在,他的各項體技能仍能保持優秀。
在這幾千次的滅火和搶險救災等應急行動中,小到處理馬蜂窩、送水、取鑰匙、抗旱排澇;大到救災救援,在每一場戰斗中,汪銀鋼始終沖鋒在前。今年7月30日晚23時許,轄區205國道發生交通事故,一輛小貨車發生追尾,小貨車有2人被困,接警后,他和戰友們火速到場。汪銀鋼一邊安撫被困人員,一邊指揮隊友采取穩固、牽引、剪切、擴張和頂撐等救援技術,一點一點尋找救援空間,盡量避免被困人員受二次傷害。經過近1小時的緊張救援,成功營救出了被困人員。
2020年7月17日,當涂縣境內持續普降暴雨,導致轄區南營小區及南營路整段癱瘓,內澇嚴重。險情就是命令,支隊指揮中心迅速調派24名指戰員,攜帶水域救援裝備第一時間到場救援。到達現場后發現,積水最深處達1.6米,大量沿街商鋪被淹,人員車輛無法通行,多名行動不便的老人和嬰幼兒被困家中,情況危急。汪銀鋼迅速帶領3名隊員逐戶搜索救人,利用皮劃艇疏散轉移被困群眾。在長達7個多小時的救援行動中,汪銀鋼和戰友們共營救疏散轉移被困群眾110余人。
“救民于水火,助民于危難,這就是我的水火人生。”汪銀鋼話語中充滿自豪。
記者 吳黎明
視頻 劉青元 當涂縣融媒體中心 費本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