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日報記者 劉良慧
8月13日,黃山上的“中國好人”李培生和胡曉春收到了習近平總書記的回信,勉勵他們繼續發揮榜樣作用,積極傳播真善美、傳遞正能量,帶動更多身邊人向上向善。
作為黃山風景區工作人員,在游客眼中的李培生是“蜘蛛俠”,飛“巖”走壁,只為黃山潔凈如洗;胡曉春則是迎客松的“哨兵”,十數年如一日,守護著古樹,上演一個人與一棵松相伴相守的動人故事。
平凡崗位上的不平凡
“‘李哥’真是不凡啊,一干就是20多年。”今年8月入職的黃山環衛工王年豐說起李培生,難掩敬佩之情。
1997年,23歲的李培生成為黃山風景區的一名檢票員,不久轉至玉屏環衛所從事保潔工作,并自愿加入放繩隊伍,撿拾掉落懸崖的垃圾。
李培生笑著對記者說道,當保潔員后自己有了一個“職業病”——眼里容不得垃圾。
“一天下來,少則三四趟,多則七八趟。”李培生的放繩搭檔陳國偉介紹道,“反正不能讓垃圾在我們眼皮子底下停留。”25年來,李培生放繩高度達1800公里,相當于攀爬了200多次珠穆朗瑪峰。看到游客夸贊黃山干凈的時候,李培生覺得所有辛苦都值得。
每次放繩上下,李培生常常滿頭大汗,“游客看到我們在懸崖上撿垃圾這么辛苦,很多人也不忍心隨手丟垃圾了,還有人把垃圾裝進包里帶下山去。”李培生感受到了這份工作的價值。
李培生所說的價值,胡曉春也感同身受。
“7:30,查看迎客松樹體、主干、各枝丫、枝條、冠頂、冠幅、支撐架、拉纖、防雷及周邊等,無異常。”這是9月25日,胡曉春在他的《迎客松日記》里記下的一行話。
2006年,26歲的胡曉春從部隊退伍回到家鄉,應聘成為黃山風景區一名防火隊員。2011年6月,經過B崗鍛煉,胡曉春正式成為迎客松第19任守松人。
一個人,一棵松,默默相守。
“每天游客上山之前,我便開始第一次對迎客松的巡查,正常天氣下每隔兩小時巡查一次,并將情況寫進《迎客松日記》。”胡曉春向記者介紹道,如遇惡劣天氣每隔半小時就要巡護檢查。
“我師父休假的時候,如果趕上下雨天,在手機上查看監控也不能讓他放心。他通常一天要給我來3個電話,早上、中午和晚上,不停地詢問迎客松的情況。”胡曉春的徒弟、迎客松守護人B崗丁丁告訴記者。
“我是‘守松人’,就要承擔好守護迎客松的職責,一刻也不能放松大意。”胡曉春說,“我最喜歡‘無異常’三個字,每次寫下這三個字,心里就很踏實。”
成為“守松人”以來,胡曉春已寫下84本《迎客松日記》。
簡單職責下的不簡單
李培生對黃山的前山了如指掌,“邊邊角角閉著眼睛都知道”,天都峰、鰲魚峰、蓮花峰的懸崖和石坡上,都曾留下他放繩的身影。
“我們放繩就是累點,其實工作也很簡單,就是奔著一個目標,保證眼里看不見垃圾。”李培生說道。
一天工作結束后,李培生就有了自己的閑暇時光。“‘小李子’喜歡搞攝影,下班后就跑去蓮花峰、鰲魚峰拍照。”搭檔陳國偉對記者說道。
李培生是安徽省攝影家協會會員,所拍攝的作品數次被當做黃山宣傳照片,“我一開始也是個‘小白’,來黃山的攝影愛好者太多,耳濡目染,慢慢我也開始研究相機、學會了攝影。”
黃山上的娛樂活動也不多,傍晚游客散盡、清晨纜車未開時,黃山的美景是對這一群“守山人”最好的饋贈。
“黃山的夕陽最美,那時候光慢慢變得柔和,灑在山頂上,讓人忍不住想拍照。”李培生的“朋友圈”幾乎每隔兩天就會發布黃山的美照,他快門下的黃山,雖沒有游客的身影,但卻飽含著他對自己親手清潔的黃山一石一木、一草一葉的愛,所以往往別有一番韻味。
李培生愛“曬”千姿百態的黃山,胡曉春則最喜歡“曬”枝繁葉茂的迎客松。
在胡曉春的“朋友圈”里,常常連發9張照片,仔細一看,其實沒什么差別,都是迎客松。“我守的就是迎客松啊,這說明我一直都在認真工作,而且情有獨鐘。”胡曉春笑著對記者說。
胡曉春的職業說復雜也復雜,要觀察的部分太多;說簡單也簡單,就是一心守好迎客松。每回給迎客松做完“體檢”,胡曉春站在迎客松護欄邊,看起來就像個閑人。這時就會有游客喊他,“師傅,來幫我們拍張照吧!”
胡曉春也很配合,他拿起相機,“向左點”“向右點”“頭抬一點”,在日復一日地幫游客拍照中,他從不同角度、不同時間更加了解自己守護的迎客松了。
普通生活里的不普通
“我曾勸他換份工作,放繩工作既危險又辛苦,一年也回不了幾趟家。他猶豫了好久,沒同意。”李培生的妻子王翠霞說。
李培生的婚禮是“妻子一個人的婚禮”。2008年1月,臨近李培生結婚的日子,在無為老家,喜帖早已發出,可恰逢百年一遇的特大冰雪災害,國寶迎客松面臨威脅。
“很多同事逆行趕回來,扛毛竹、搭架子,我守在崗位上哪兒能離開?”李培生沒好意思向領導開口請假,等山上搶險工作結束,早已大雪封山,下山的車都沒了。李培生的妻子無奈舉辦了一個人的婚禮。
作為放繩工,李培生一年有300多天駐守在山上,無暇照顧家庭。“小孩傷風感冒都是妻子一個人照顧,自己也沒給孩子過過生日,沒參加過孩子家長會,黃山上大家都是這樣。”李培生說。
“好不容易回家過個年,心還在山上,不時通過手機查看監控。”胡曉春的妻子張雪紅說。
張雪紅在宏村做餐飲生意,丈夫常年駐守在黃山,“家里的事指望不上他,很多事都需要自己來處理。”
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回信,讓李培生和胡曉春深感榮幸。“這份榮譽不僅僅屬于我和李培生兩個人,還有黃山上所有不被看見、默默付出青春的‘守山人’。”胡曉春說。
“只要體力允許,放繩這份工作我會一直干下去!”李培生先后獲得“中國好人”“安徽省五一勞動獎章”“安徽省勞動模范”等稱號。
胡曉春肩負“全國勞動模范”“中國好人”“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省優秀共產黨員”等榮譽,但他說:“我這一生就干了兩件事:一個是當兵,一個是當‘守松人’。”
(載10月1日《安徽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