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回想起在人民大會堂接受“人民滿意的公務員”表彰時的一幕幕,市信訪局來信來訪二科科長薛兆鳳激動之情溢于言表,“能夠獲此殊榮,既是一份無上的榮光,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我將把榮譽化作動力,沖在服務群眾第一線,用實際行動體現‘人民公仆’本色,在本職崗位上盡職盡責、苦干實干,用自己辛苦指數換取群眾幸福指數,讓黨放心、讓人民滿意?!?/p>
從部隊到地方,變化的是工作崗位,不變的是為民情懷。2008年,薛兆鳳從部隊轉業到市信訪局。十四年,他始終扎根信訪工作一線,累計接處信訪群眾1.1萬余人次,辦理上級交辦信訪事項1980件、領導批示閱批群眾來信4696件、群眾網上投訴6400余件,化解疑難復雜信訪事項1200余件。多年來,經他手辦理信訪事項無一件被發回重辦,沒發生一起被群眾投訴的事情。
什么樣的公務員,讓人民滿意?為民,懷著不變的初心。
一個人的科室
善學勤思成為業務能手
“關注社情民意,增強工作預見性、主動性和針對性?!薄扒Х桨儆嫲衙芑庠谑掳l地、處理在第一現場?!薄安话衙芡葡蛏霞墸话讶罕娡葡蛏鐣??!薄浾唠S手翻開薛兆鳳辦公桌上的一本黑色筆記本,上面寫著這樣的話語。
“最初走上信訪崗位時,對信訪工作我只知道是接待群眾、幫助解決困難,等干了一段時間后才知道并不是這么簡單,信訪工作不僅要有耐心、細心,更要對相關法律、法規以及政策都要了然于心。”薛兆鳳坦言,走上新崗位第一年基本上是邊接訪、邊學習、邊摸索。
全新的崗位、繁重的任務、諸多的困難讓薛兆鳳壓力倍增。不懂就向同事請教,不會就抱著書本“啃”。為了能盡快“入門”,薛兆鳳堅信“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堅持把自己看到的、工作中經歷的事情記下來,不斷加以總結,靠著這樣的“笨”功夫,善于學習總結的他,從“門外漢”逐漸成長為一名既精通信訪業務又熟悉法規政策的復合型人才。他先后撰寫的《因人因事因情推動信訪突出問題化解》等數十篇調研文章,分別被《安徽信訪》刊用或在省市會議上交流引用。
有五六年的時間,薛兆鳳所在科室只有他一個人,每天的忙碌也讓他恨不得成為“一只八只腳的章魚”。2016年,薛兆鳳胰腺炎突然發作。醫生告誡他,這個病不注意休養有生命危險。即使是這樣,在全國信訪系統信訪積案攻堅專項行動中,薛兆鳳拖著病體主動請戰,承擔了積案化解工作重任,先后10次參加基層實地督查,并先后7次赴上海、南京、合肥等地協調處理“三跨三分離”信訪事項,省督查組對馬鞍山市信訪局化解成效給予充分肯定。
兩個響亮的外號
用心用情化解信訪矛盾
今年5月的一天,易某某特意來到市信訪局將一盒女兒訂婚的喜糖送到薛兆鳳手中。易某某是四川人,在馬鞍山開了一家修車鋪,曾為父母辦理低保到市信訪局多次,薛兆鳳接待過他。
“因為他比我年長,我一直喊他修車大哥。當時,修車大哥來為父母辦理低保,因為不符合相關政策規定,最終沒辦成。”之后,得知修車大哥家庭困難,薛兆鳳不僅自己去其店里照顧生意,還讓同事、朋友的車壞了也去易某某開的店里修理。從一開始的不能理解、滿腹怨言到說起了心里話,薛兆鳳用一年時間得到了易某某的理解,最后兩人成了好朋友。
這樣的故事還有很多。2015年5月,和縣李某反映其沒有享有應得的村集體土地承包費。投訴信轉下來后,薛兆鳳立即展開多方調查,多次與責任單位進行協調,一個月就使這一糾纏多年的信訪事項得到妥善解決。當事人在網上發帖點贊,感謝市信訪局真正在為群眾辦實事。
薛兆鳳在工作上有兩個外號——“數據庫”和“發言人”。他將每一個來訪人員家庭情況、政策落實情況和當前亟須解決的困難等問題,都分門別類建立人員信息臺賬,熟記于心,讓自己形同“數據庫”。在運用法規政策解決問題時,條文爛熟于胸、應用精準,做到“靶向發力”,被同事們譽為局機關解讀法規政策的“發言人”。
唯規不唯情,唯實不唯上。與薛兆鳳打過交道的人都知道,他為人樸實、謙遜平和,可一旦涉及工作,馬上就變成一個“愛較真”的人。某縣一居民投訴安置房質量問題,開發商拖延多年不解決。作為掛牌督辦件,寒風中,他驅車兩個多小時在安置房現場辦公,頂著各方壓力,嚴肅紀律、明確責任和解決時限。此后,他又連續跟蹤督辦,僅用一周,就化解了該起積案。事后,信訪人為表達感激之情打算制作一面錦旗給薛兆鳳,被其婉拒。
家人的支持
全心全意筑牢堅強后盾
薛兆鳳也有對不住的人——家人。2017年10月,母親病危住院,剛做完心臟手術,他就趕回了單位。在妻子的記憶中,他每天都是早上六點多出門,晚上八九點回家?!坝袝r打電話問他什么時候回來,得到的回答老是‘快了快了’??晌业攘艘魂囉忠魂嚕埐艘矡崃艘槐橛忠槐椤?/p>
也是因為工作而陪伴很少,薛兆鳳曾經愧疚地問兒子:“你怨爸爸嗎?”兒子認真地說:“我知道您在幫助別人,我為您驕傲!”那一刻,薛兆鳳的眼眶濕潤了。有人曾經對他說,要不你換一個崗位吧,太辛苦了。他的回答是:“信訪是為國家和老百姓辦事,我喜歡做。”
實際上,薛兆鳳曾經有機會離開信訪崗位并得到提拔,但是他選擇留下來。有人說,信訪部門“無權無錢”,做的卻是“機關第一難”的活,薛兆鳳卻是越做越起勁。
“每封群眾來信、每件網上投訴都是群眾對黨和政府的信任和期盼,反映的事沒解決好,晚上我怎么也睡不著?!毖φ坐P的回答總是顯得那么堅定而平靜。
學會換位思考,把“百姓事”當“自家事”。永葆為民初心、永做人民公仆,薛兆鳳是這么說的,也是這么做的。
記者 劉明培 通訊員 陳學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