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上午10點08分,隨著一臺SR360R旋挖鉆機的啟動,巢馬城際鐵路鄭蒲港高架站2號特大橋首根鉆孔樁正式開鉆,此舉也拉開了中鐵大橋局承建的巢馬城際鐵路江北段全面施工的序幕。
巢馬城際鐵路江北段的施工,也將進一步加速我市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步伐。地處安徽“東大門”,坐擁合肥、南京兩個都市圈,馬鞍山緊扣“一體化”和“高質量”兩個關鍵詞,以全面融入南京都市圈為主攻方向,堅持全市域、全領域與滬蘇浙同頻共振。
8月31日,隨著最后一方混凝土順利入模,寧馬城際鐵路采石河連續梁“0號塊”圓滿澆筑完成。這是寧馬城際鐵路全線首個連續梁“0號塊”。
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交通先行。
2019年2月,寧馬高速“四改八”改擴建工程項目建設指揮部成立,工程正式啟動;2020年12月30日,寧馬城際鐵路(馬鞍山段)重點工程正式開工,南京市與馬鞍山市的軌道交通合作按下“快進鍵”;2021年1月4日,安徽省首條省市共建城際鐵路項目——巢馬城際鐵路主體工程正式開工;2021年9月16日上午,寧和高速(安徽段)工程正式開工,預計2024年11月建成通車。屆時,和縣縣城與南京主城區互達可從1.5小時縮短至40分鐘左右。
放眼未來,馬鞍山與長三角的距離將更近。
今年6月,2022南京都市圈黨政聯席會議召開,蘇皖十城見證南京都市圈建設辦公室正式成立。會上,都市圈成員城市還簽署了《共同編制南京都市圈多層次軌道交通體系規劃框架協議》(以下簡稱《協議》)。《協議》指出,規劃立足共建“軌道上的都市圈”,統籌干線鐵路、城際鐵路、市域(郊)鐵路和城市軌道建設,打造互聯互通、便捷通勤的軌道交通運輸體系。
產業協同,是推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最強動力。
南交投交通工程工業化建造科技中心項目已啟動建設;中國南山·第一工園·浦和智造園項目封頂;和眾創道產業園項目預啟動二期建設;AVK大閥門擴建項目設備進場安裝并試生產……在浦和產業合作示范區,項目“拔節”的大片每天都在上演。
愛柯迪新能源汽車零部件項目開工、騰亞環控產業鏈配套項目開工、恒精新能源智能裝備研發制造服務基地項目施工如火如荼……寧馬新型功能區管委會成立以來,累計簽約高端裝備制造、新材料等新興產業項目16個,總投資336億元,預計達產后產值約422億元。
近年來,馬鞍山市以江寧-博望新型功能區、馬鞍山青浦工業園、浦和產業合作區為示范,省際毗鄰地區、產業合作園區、對口合作城區協同推進,形成慈湖高新區通信通訊、鄭蒲港新區半導體、馬鞍山經開區綠色食品產業集群。
2021年全年,馬鞍山市新簽約引進億元以上工業項目435個,其中長三角地區項目253個,占比58.2%。
交通互聯、產業協同的同時,民生服務也在跨省融合。
醫療方面,我市加快引進優質醫療資源,含山縣人民醫院與安醫大第一附屬醫院共建省級區域專科醫療中心;和縣縣政府與南京兒童醫院共同籌建南京兒童醫院和縣分院,鄭蒲港新區與上海復旦大學、上海中醫藥大學分別共建上海復旦大學鄭蒲港新區長三角健康治理研究院、上海中醫藥大學鄭蒲港醫院。
教育方面,我市和南京都市圈簽署《南京都市圈教育發展專業委員會2021-2025年教育工作合作協議》,馬鞍山工業學校、馬鞍山二中等5所學校(單位)分別與南京高等職業技術學校、金陵中學等5所學校(單位)締結友好學校(單位)。
文旅方面,我市舉辦2021馬鞍山(合肥)文化旅游推介會、2021馬鞍山(長寧)文化旅游推介會,發布馬鞍山旅游年卡同城化銷售及免費暢游馬鞍山八大景區相關政策,與上海市長寧區簽訂兩地文化旅游發展戰略合作協議。
“長風”破浪,一馬當先。錨定打造安徽的“杭嘉湖”、長三角的“白菜心”目標,馬鞍山正加速奔跑!
記者 王永霞